红楼之皇后路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42)

搞事也很简单:诸如当铺换假货,米铺卖劣米,绣房逼死绣娘等等手段。

结果就在搞事这一步,就发现了端倪,这铺子背后出来解决事情的不是贾家,而是范云义。

二皇子一听这个消息,立刻叫停母家。

再一看宫里戳着的贾宝玉,蔫儿了吧唧,文武不通,二皇子就开始琢磨——怪不得呢,父皇这么不待见老五,居然能想起给他弄个伴读。弄伴读也罢了,居然还弄来个绣花枕头。

谁能在父皇跟前递上这样的话,肯定是老四!

所以事情的真相就是:林家的财产入了贾家,贾家送了重重的礼给辛泓承,辛泓承举荐贾宝玉。

二皇子聪明的脑袋,把一系列事情都串了起来后,当即准备告辛泓承一个狠的。

利用皇恩谋取私利,自家父皇再疼爱他,还能不生气?

不过二皇子是个谨慎的人,一来不想出面得罪死辛泓承,二来觉得父皇没准真的就偏心偏到身子外面,把此事抹过。

于是挑唆了直肠子的大皇子跑来告状,自己成了个见证和附议。还特意暗示大皇子,挑皇上给太上皇请安的时候告状,即便皇上想护着,当着上皇也护不住啊!

这事儿还真的只能大皇子干,他是出了名的愣头青,一股脑闯祸的事情常有。

大皇子论起弯弯绕的肠子,八个也比不上狐狸眼二皇子,于是真的跑来告状了。

这事儿涉及太上皇爱重的老臣之家,这也罢了,到底是臣子之家,主要是涉及皇上嫡子辛泓承,于是四位巨头便没有轻易发话,哪怕证据在前,也要问个清楚。

辛泓承请过安,目光在两位哥哥身上划过:这一笔,我记下了。

然后二话不说,当即跪下认错。

这个错必须他认,否则缠缠绵绵查下去,万一把他父皇得了林家财产的事情捅出来,才是真正的麻烦。

二皇子并未放松警惕:铁证在前,由不得辛泓承不认,但他向来知道,这个四弟不简单,此时这样干脆认错,肯定还有后话要说。果然,辛泓承叩首道:“请皇爷爷皇祖母,父皇母后听我认罪。”

太上皇点头道:“结交朝臣私收贿赂,承儿,这可不是小罪名,朕必须罚你,从此后你可都要改了。”

这话就有些重了。

宣合帝垂目:“父皇,承儿是儿子一手带大的,有些孩子脾气,回去定会好生教导。”

太上皇见此一笑:“你不用护着,朕难道会打骂自己亲孙子?不过问问他缘由,孩子们改了就是好孩子。”

本朝抱孙不抱子,太上皇对儿子们严苛,对孙子们倒是一视同仁都比较宽和,日常也爱听孙子们叫一声亲近的皇爷爷。

辛泓承乖顺道:“回皇爷爷,五弟跟我们兄弟年龄差了几年,如今刚上十岁。从前在王府不急着找伴读,如今入了宫,皇子自然要有伴读。可父皇日理万机,我就想着替父皇分忧。”

他低低头,拿出最佳演技来扮演有些羞赧知错的孙子:“至于举荐贾宝玉,孙儿是有私心,也得了贾家的礼。可也并不是随意选的人,贾宝玉出身荣国府,亦是勋贵嫡子,儿子不敢耽误五弟。”

大皇子忍不住了,当即打断他:“四弟睁眼说瞎话!贾宝玉功课差得很,师傅打了好多次手板子,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耽误五弟!”

辛泓承等的就是他跳出来——大皇子脾气急嗓门高,一贯如此。

平时还可以说是爽朗,可在安静的御前就有些突兀了。

辛泓承摆出惊讶脸:“大哥,皇爷爷皇祖母跟前,你怎可大声咆哮?”

大皇子:……

二皇子低头看自己脚尖,唇角露出一个笑容:果然是四弟。

辛泓承继续对太上皇道:“皇爷爷,贾宝玉功课是不出众,但旁的并无可挑剔,性情温厚和善,秉性纯良。孙儿说句实话,五弟的功课实在也不好,若找个极好的伴读来,五弟岂不是更难过?还不如与贾宝玉说得来呢。”

他再叩首:“孙儿不敢欺瞒,皇爷爷是见过贾宝玉的。”

这会子他无比庆幸贾宝玉是个绣花枕头:外表好看真是沾光。况且贾宝玉在面对皇家权贵时,也是有礼有节的,比如北静王就很夸他的出色。

太上皇想起当日五皇子带贾宝玉来拜见,倒是个俊秀聪慧的孩子,于是也就对辛泓承的话点了头。

毕竟他对贾宝玉更有些好感在里面。

贾母曾说过,这些个儿孙,唯有贾宝玉像他爷爷贾代善。正因如此,太上皇见了贾宝玉,倒是想起旧日爱臣,颇为喜爱。

对辛泓承犯错的不满也就消了许多。

要是罚开后门的辛泓承,难道不罚走后门的贾家吗?太上皇从头到尾也没想着狠罚四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