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后路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51)

哪里像如今这般,迎春都十四了,还是一张白纸似的,软弱的连下人也辖制不住。

“要来府上拜访的徐家,是二皇子母家。”

“如今宫中有六位皇子,但五皇子六皇子都小呢,暂且不算。”

“其余四位皇子中,大皇子为长,生母周贵妃,母家周氏最出挑的是大皇子的二叔,戍守边陲乃是正二品武将,如今进京的是他大伯,因没什么官职,入京反而方便。”

武将一般不能随意走动,于是哪怕天降家里出了个贵妃皇子的喜讯,周将军也不能走开,只能是周家大房进京策应宫内的贵妃和大皇子。

“二皇子生母明妃,母家徐家乃蜀地名门,一门清贵。原本只徐大人一人在京中做御史,皇上登基后,徐家才举家往京中搬。”

黛玉心思灵透:周家徐家都往京中来,想必是冲着太子之位来的。

唯恐宫里娘娘和皇子孤立无援。

见黛玉明白,贾敏索性敞开了说:“三皇子生母康嫔,刘家倒是不曾进京——也是因为三皇子自幼病弱,上面又有两位兄长,下面有个嫡出的弟弟,三皇子……刘家估计只等着他做个富贵王爷。”

等说到四皇子时,贾敏便用了郑重的语气:“四皇子乃嫡出,生母钟氏早逝,追封为孝义皇后,母家昌远侯府远在两广,各有实缺,不曾进京。”

“这次徐家急着上咱们府上来,也是要探一探咱们家的态度。”

“玉儿,你二表哥入宫做陪读之事,就是四皇子玉成的。其余两位皇子不太高兴呢。”

黛玉一惊:那贾家就是跟母家不能入京的四皇子搭上线了?

贾敏安慰似的拍了拍她的手:“四皇子出身正嫡,虽说本朝立太子不以嫡长,而以立贤,但哪怕普通人家,嫡出庶出都是不同的,何况皇室。且府上虽然倾向四皇子,但这回的事儿,不过是人情往来,算不得什么站队。”

黛玉点头:“外祖母放心,明儿见了徐夫人,我定然会小心应对,不乱说话。”

贾敏笑了,替她扶了扶鬓边的玉钗:“明日无妨,徐夫人不过是借着你的名儿来试探宁荣二府的意思,说话自然不会冲着你个孩子来。”

“我与你交代这些,是为着过几日宫里传召。”

黛玉一怔:“宫里?”

“皇上念及你父亲的忠心,又是急病逝世在任上,如今赏了谥号,自然也要加恩于你,过几日,皇后便会传你进宫了。”

“所以方才的话,不是为着徐夫人,而是为着你在宫里的言行举止。”

“玉儿,你心里得明白。大皇子二皇子都以为贾家串联上了四皇子,谋求皇子伴读之位,前两日特意去告状反被皇上修理了一顿,自然满肚子都是火,他们两位的母妃也不能高兴了。

对着荣国府送进来的姑娘,这两位自然不会存有什么善意。

黛玉聪明,自然想的明白,眉目间就有些发愁。

到底是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想着进了宫闱之地的规矩森严,再想想里面预备找茬的一位贵妃一位明妃,不怕才是奇怪了。

贾敏安慰道:“玉儿放心,不会叫你吃亏的。”

相比能如实告诉黛玉的,贾敏知道的更多:两位皇子联袂告了弟弟一状,结果他们两个灰头土脸,四皇子和贾家都毫发无损不说,贾家更有女儿要进后宫的恩典。

周贵妃和明妃更生气了:儿子因贾家之事被骂,宫里还要多一位贾家的“妹妹”分宠,对贾家自然很是看不惯。

那么对住在贾家的林黛玉,哪里能有善意。

偏生因皇后无宠无子,周贵妃和明妃都是协理六宫的,黛玉但凡进宫,还不能不去拜见。

别说黛玉了,贾敏想想都打怵,联系辛泓承准备婉拒。

虽然奉召入宫是荣耀恩典,但如果让女儿进宫去受折磨然后图一个虚名,贾敏宁愿不要。

辛泓承回信表示:放心,不会让林姑娘受委屈,过几日再进宫,他敢担保,万事无虞。

--

与此同时,皇城凤仪宫内。

杨皇后笑眯眯看着辛泓承吃饭,还不忘吩咐后头的宫女道:“把那道椒盐兔腿挪过去,承儿喜欢吃。”

“谢过母后。”

“唉,也是可怜,昨儿吓坏了吧。”皇后叹了口气:“好在皇上疼你。”

杨皇后本人丝毫不得宠,昨日太上皇皇太后,皇上皇后四巨头审理辛泓承犯错一事,旁人都开了口,唯有杨皇后只得闭着嘴,一句话也没敢说,生怕火上浇油。

若说从前初入循王府,她是为着旁人夸一句贤惠才对先王妃留下的儿子好,那么这几年水磨工夫下来,倒真有了些做母亲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