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鸳鸯搞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于是拉着鸳鸯将方才贾母对元春的安排都说了,又道:“老太太瞧着不高兴呢,你可别撞在里头。”
鸳鸯抿嘴笑:“二奶奶疼我,我也告诉二奶奶些话吧。”
然后拉着王熙凤到自己屋里,将刚才元春的话都说了,然后啧啧有声:“这种话也说得出来?家里这么些姑娘,老太太对她可是最上心的了吧,这十年送进去的金子都够打一个金人儿的了。偏生这一出来,先跑来指摘老太太不尽心,可不叫人寒心?”
凤姐儿听得眼睛都瞪圆了:这种你暗地里抱怨不行吗?你跑到老太太跟前说有啥用啊。
何况你们二房一儿一女起码还有这份机会,我们大房啥啥都没有,还没这样闹腾呢。
鸳鸯继续道:“二奶奶,从前老太太对二房好,是因为大老爷……唉,您也知道,凡事都不如二老爷会说话会表现。可如今对二房本就有些寒了心,再加上大姑娘这一闹,更是寒透了。等明日大房进来了,名正言顺的住荣禧堂,只要您好好跟着老太太,这府里日后不都是您的?”
说着一双眼带笑:“以后我们都要靠二奶奶提拔了。”
王熙凤叫她说的都忍不住有点飘,一连串表达了哪里哪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意思,这才离开了荣庆堂。
鸳鸯进门后,以为贾敏睡了,便轻手轻脚。谁知贾敏忽然开口:“你把今日的事儿悄悄透给玉儿那边知道吧。葛嬷嬷历经世事,会明白的。日久天长的,玉儿总要跟元春见着。”
--
半个时辰后。
黛玉正拿着一个绣球抛给长胖了一圈的幼犬牡丹,小萝从外面跑进来,鼻子上带了点汗珠,脸色红红白白的。
“姑娘,姑娘,我听说了一件大事,贾家大姑娘因为顶撞老太太被禁足了!”
周眀薇从医书里抬起头来,一阵恍惚:这也太像路边卖报纸的小姑娘边跑边喊:“今日大新闻,不买就后悔啊!”
然而大家还是围了过去。
别的不说,小萝虽然有点标题党。但是讲起故事还是分外精彩的。
听完后,葛嬷嬷先就皱了眉:“贾女官,不,贾家大姑娘在太后跟前时,我倒是见过几回,不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
宫人多出身微寒,葛嬷嬷就是靠着自己摸索着爬上来的。
不像这些女官,都是官宦出身,读书识字,天然就有优势。在葛嬷嬷心里,是十分敬重皇太后的,觉得她身边的女官也是宫里规矩最好的。
可原来,调/教的了规矩,调/教不了心思。
黛玉跟这个从未见过面的表姐,感情自然不深,天然就偏向了贾敏这边,略微蹙眉:“且不说归家也是天家恩典,就算是不合大姐姐心意,她也实在不必反过来怨怼自己亲祖母。”
周眀薇撇嘴:“人心不足呗。姑娘,以后你离她远点就是了。这种人,你帮的少了她嫌弃,帮的多了更要成仇,还不如一开始就淡淡的。”
黛玉凝神想了想,忽然道:“这屋里,有多少丫鬟是咱们林家的,多少是贾家的?”
墨染不由看了一眼葛嬷嬷。
虽说葛嬷嬷来之前是她负责当大丫鬟管束下面人事分配,但葛嬷嬷来了,她自然就交出去,只跟其余三人一样轮流服侍黛玉。
葛嬷嬷一点不打磕绊张口就说,可见业务纯熟。
“因姑娘跟着史太君住,外头管洒扫的小丫鬟便只有四个,上夜的小丫鬟也只有四个,这是贾家分配来的。其余的都是林府的人了。”
黛玉不是独门独院的住着,洒扫上夜的人还不如三春姊妹多。毕竟不需要看着门户管着来往开关门,上夜只需要夜里看看灯烛,尤其是冬天看着火盆这些小事即可。
黛玉似乎松了一口气:“我这里荣国府的人少就好。从明日起,你们要约束好她们,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许她们出门闲逛去。若是家里真的有事,便去琏二嫂子跟前替她们告假,然后明明白白送她们直到出府,这些日子就不必再回来了。”
小萝和雪雁年纪小些,还有些懵懂不明白。
墨染和云容却是立刻反应过来,连忙应了。
葛嬷嬷觉得欣慰,林姑娘进步真是很快。
周眀薇:???
黛玉莞尔:“明姐姐这几日也在屋里吧,闲了就找鸳鸯姐姐说话儿。”
她知道周眀薇跟鸳鸯关系很好,好像从前就认识。
周眀薇也笑:“姑娘,你也知道,我脑子都用在医书上头了,你就明白告诉我吧,省了我哪里踩到忌讳。”
黛玉语气轻的像是叹息:“从明日起,两位舅舅就要换房而居了。估计需要几天才能平息下来。荣国府的下人多是家生子,谁跟谁都沾亲带故的,咱们屋里这些府上的人,自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