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_作者:长恨歌行(124)

2021-02-07 长恨歌行

“父皇,安南本有国王,若是设三司,化州县,朝廷官员调动,未免不利于教化。不如行分封之法。”

原本点头的皇帝,顿住了:“分封……此地不比中国富庶,纵是官员为官,怕是也没多少人愿意去,何况是分封呢。”

天子也是很清楚自己年幼的兄弟们的性子的。

宣武帝的皇子们,按照年龄层次有一个分批,最幼的这一批别说能力了,脾气都不怎么好。

真的分封他们到那边去,一定会闹起来的。

更何况,国朝分封,地方再怎么差,也总是在中原,分封到安南,谁愿意呢?

“父皇,正是因为没多少官员愿去为官,光幕所载,才有其民多叛之事。大周不能缺了治安南的官员,既然正常晋升,不可让他们去交州为官,那边只能是贬谪了。”

贬谪的官员,到底是个什么德性,他留嘴了,但是猜都能猜出来。

“可,你的皇叔们……”

“父皇,西平侯沐氏可以镇守云南,为何不能再遣勋贵镇守安南呢?”

“他们怎么能与西平侯比?你皇祖父对黔宁王恩同再造,才放心让西平侯一脉永镇云南。”

“父皇对勋贵们,也是天恩浩荡啊!光幕现后,我大周士气定然振奋。”

祁元询说的是光幕中所载的征安南勋贵名录。

除了西平侯外,其余的什么成国公、新城侯都是本朝未有之封爵,而这些人的爵位都来自于谁,自然不用说了。

本身征伐一国,所得军功便不少,又有光幕明确记载,当今天子不是个吝啬爵位的,对有功之人定是会封赏的,军中大将,谁不归心?军中子弟,谁不愿多立战功?保不齐就改换门庭了呢!

“这……”乾圣帝不是不愿意给勋贵们厚赏的人,但是,实地分封,还是有些超格了。

“父皇,安南能分十几府,州县更是不知多少了,不如,多分封一些?”

这就是打着分散治理,不让得到实封的人有能力大肆统合的主意了。

“更何况,除了勋贵,我宗室之中,未必无英藩敢去。父皇,这毕竟是实封之地,一旦能受封,只要不出岔子,也可世袭罔替。宗室之中,实行考封后,纵然再怎么努力,爵位还是得递降的。实在不行,儿子都动心了,前头还请父皇允了我两府呢!若是旁人都不要,我再替明哥儿的弟弟们占块地方!”

“你这个皇太子,怎么光会占便宜?去,去!”皇帝开口赶人,祁元询却半点不慌。

皇帝的声音都透着明显的笑意,显然是被他哄好了,而且,他说的确实是真心话。

因为已经有了准备,所以在之后看到安南陈氏的遗老们减少了对大周的帮助,大军行进进度稍缓,京中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不管怎么说,大周的精兵不是吃素的,安南国土已丧大半,不管有没有光幕,他们的结局其实都是已经注定了的。

大军出征半年后,安南东都大罗被攻破,大周大军逼凌安南都城新化。

当天上的光幕所眷顾的对象再度变更为大周,爆出两月后,大周军中将会出现疾疫,以至于破灭胡氏大军的时间延后一月后,但大周还是很快大败胡氏军队,并在月余后,擒住败逃的胡氏父子,无论哪方都知道,安南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就连有可能出现的疾疫都只是阻挠了大周大军一个月而已,更何况现在的大周早已有了准备?

乾圣三年二月,胡氏大军溃败,其父子败逃不及,被早有准备的大周大军逮住,献俘于京师!周历乾圣六年七月, 交趾省,延恩府。

烈日炎炎,城中布告处, 延恩府府城, 看朝廷告示的人却满满当当地挨挤着。

“怎么样,怎么样,这上头说的什么?”

“唉,上头说,要给咱们免赋税哩!”

“大周的皇上, 是大好人、大善人啊!官府真没说错, 受了灾也不要着急,朝廷会帮咱们!”

“这是好事啊!你叹什么气!”

“是呀,黎家后生,这可是大好事哇!”

张贴出来的布告, 朝廷是派了专人宣明没错, 只是他们说的都是中国京师的正音雅言, 饶是交趾已经化为大周郡县三年, 有些百姓,还是不能听懂, 只得问本地识文断字的一些后生。

被称为黎家后生的黎垓被这些只看眼前利益的无知愚夫气得胃疼。

周人如此邀名施恩,现在还有多少有识之士不知道他们目的为何的?

当初周人攻破这延恩府的前身,安南的东都大罗的时候,在城中好一通的烧杀抢掠,这才过去了三年,这些愚民便都忘了么?

周人手段阴险, 愚民短视, 黎垓站在此地, 只觉得怒从心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