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许多东胡权贵占有肥沃的土地,却不许人去农耕,而是放任上好的良田长满荒草,俨然一副要退田还草的架势。
又比如,东胡人,从权贵到朝廷,都很喜欢养马。
朝鲜国有东胡人的大型马场,养了许多的良种骏马,那么国内自然也不会少。
南方这样的富庶之地,自然也是有东胡人的大型马场的。
所以宣武帝以南统北的时候,不是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只有水军,大周的骑兵同样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大周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便是火器营。
那时候的大周尚未一统天下,火器的数量不足,但是威力已经颇为巨大了,是以宣武帝登基后,对直属天子的京营、上直卫等部队的大力武装就,就包括火器这一项。
前年京中的京营军制又进行了一次改革,分成了三大营,从职能划分来看,是步兵为主(当然还是有骑兵的)的五军营、以骑兵为主的三千营,以及以火器兵为主的神机营。
神机营的火器都是安南被俘的胡氏兄弟开发研制的,有一说一,这家人作为外戚能被重用多朝,终于篡位成功,真的是有原因的。
京营直属于天子,在大周的火器研制已经领先于世界的情况下,他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想要改进火器的部分技能——毕竟他也只会纸上谈兵,想要一次就启发研制者开发新型火器产品那是在做梦——而去冒险和已经被天子安排进工部的胡元澄接触。
等到未来他做了皇帝,执掌京营名正言顺,就算提出什么想法也没有人能追根究底的时候,再去和胡元澄提出改进意见,难道不是更好吗?
从大周所具备的条件来看,祁元询的警兆来得很突兀,也并不是很可信。
但是以他这么多年和光幕接触后,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前世记忆中拥有太多的小说桥段了,总之他断定,像这种级别的大事,光幕会轻易放过的可能性真的很小。
就是不知道这回光幕送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了。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天空是碧蓝而空旷的。
东胡的王庭抛弃了他们在汉化后习以为常的宫殿,而是居住在帐篷里。
帐殿的外头,被视作长生天启示的光幕就这样立在那里。
虽然光幕出现在天上,被东胡人视作是长生天的启示,但是很显然,如果真的有天的话,这光幕的信息一定是来源于被中原人尊奉为上帝的昊天,而不是草原上东胡人的信仰长生天。
光幕的信息跟随着中原王朝的动向进行播报,即便是从之后的情报进行分析,东胡人也能判断出,中原人借此规避了哪些损失,获得了哪些臂助。
这实在让人眼红不是么?
草原上逐渐兴起要重新南下中原的诉求——但是对于失去了中原土地,在周人的追亡逐北中逃遁到草原更北方的东胡诸部来说,这样的冀望,目标又实在是过于远大了些——终于在大汗与周人断交后,从光幕难得一见的给他们的眷顾中看到了希望。
虽然,这则记录依旧是从周人的角度来写的。
但是换个方向想一想,除了周人之外,还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历史有这样详细的记录?
东胡人的心得到了安慰。
东胡可汗别失八里坐在自己的王帐里,直属他的亲卫正在和他汇报:“大汗,长生天启示,周人此番大军出征,两个老将不是病逝就是病重,主将贪功冒进,最终全军覆没。长生天庇佑,我军此战必胜!”
别失八里哈哈大笑:“真是天助我也!父汗和长生天一定都在护佑着我!”
别失八里是先代大汗的亲子——属于原廷王室一脉——直到前代大汗乌格齐杀了他的父汗,他仓皇出奔,逃到了东胡的其他汗国,并成功凭借原廷王室宗种的身份得到了帮助。
纵然大家都是黄金血脉,但是各汗国的王部与原廷的王室宗种,地位显然更加高贵。
虽然是狼狈逃窜的丧家犬,但是别失八里手下到底还有父汗遗留给他的一部分人手,再加上汗国的帮助,起码也算站稳了脚跟。
然而乌格齐并不是别失八里打败的,这就导致被太师拥立起来做傀儡的别失八里,需要胜利,需要一场接一场能够彰显他的能力、彰显他能够像自己的祖先一样带领各个部族走向辉煌的胜利,来塑造他的威望。
很显然,原本这一回与周朝断交,他就需要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峻考验了。
想不到,喜从天降,未来他们竟然能打败周人?
东胡部族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弱,有了光幕这个长生天的启示,就算周人之后再改变布置,也打消不了他们现在暴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