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_作者:长恨歌行(160)

2021-02-07 长恨歌行

只是没想到,除了上回宣传地震乃是天理,并不受君主的德行所影响的那几个传教士,这批使团竟还颇为安分。

倒是那几个跟着使团一起来的传教士,倒是很有意思。

前朝原廷初期崇道,而后崇佛,到了原朝季世,各地佛寺大为兴盛,这样的状况也影响到了本朝。

高皇帝发家之前也曾托庇于寺庙,这也就先不说了,高皇后去世后,诸王赴京奔丧,回藩国的时候,几乎人手一个天子发给他们的和尚。

本朝虽然看重佛门,但是对道门也颇为推崇。

也就是说,从信仰方面来说,本朝还是很多元的。

这些外国传教士嘛,在宣传教义这方面,其执拗程度,就不好说了。

让祁元询感到意外的,并不是这些人的身份——原廷还在的时候,这些“色目”人便有不少能获得高官厚禄的,传教士和汗国搭配在一起,也不算太出格。

但是,帖木儿国的信仰,祁元询记得和这些传教士要宣扬的信仰,也是不同的。

虽说他们有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的想法,但是,欧洲传教士与帖木儿使团这样的搭配,还是让祁元询感觉很清奇。

来过大周京师的人,没有一个,不会为这个时代最繁华、最壮美的城市而倾倒。

祁元询着锦衣卫派人盯住了帖木儿使团与传教士一行,便暂且将之放在一边了。

他是身负监国之任的皇太子,每天要忙的事情多了去了,哪有空时时刻刻盯着这些人?

稍微分点精力给他们,已经算是他对这些人的重视了。

天子高兴地带着皇后去旅游,朝中的事情便全部送到了文华殿来让他处理。

祁元询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个只会处理政务的工具人了。

作为高皇帝亲自教养过的继承人,他当然也有着勤奋这个美德。

可是再勤劳、再是为自家的江山着想,天天九九六,祁元询也吃不消啊!

哦不,一周七天,他哪里是只用工作六天啊,他的工作分明是五五七,早上五点到晚上五点,中间就算有休息时间,也要提心吊胆担心发生什么大事。

而这一切,全是因为他那英明神武的皇爷爷,废除了丞相——皇权是得到集中了,可是帮忙分摊工作的人,也没了——所以当祁元询想到平行世界之后会发生的事情,以及他爹在皇宫内已经开始去做的安排,是很能理解的。

天子让宫中自己看好的宦官去内书堂读书,然后让这些知书识礼的宦官们在他自己以及太子、长孙身边伺候,有时候还帮忙分忧一点政务,这都是有原因啊!

东宫里头,上次地震的时候冲进来唤祁元询的宦官范弘,就是天子亲赐的,一个有文化的宦官。

然而,工作再忙,祁元询也记得,亲子感情的培养不能少。

他家儿子本身就是天子、皇后带大的,后世的爷爷奶奶带孩子,和孩子父母之间,都还有培养理念的冲突呢,何况是现在?

孩子刚出生后不久,他和太子妃就定了让孩子接受天子、皇后的抚养这个方针不假,可是,祁元询毕竟是个有现代记忆的人,他想要让孩子知道的、学会的东西,一点都不比天子少。

长子嫡孙是天然的继承人,他一点都没有长子这个号练废了大不了以后也学父祖养孙子练小号这样的觉悟,继承人不靠谱,就算从光幕那里知道自己未来能活得长,也要担心什么时候被气得短命吧!

儿子现在还小,正是能接受新理念的时候。

天子这个爷爷的形象在儿子心目中应该是最高大的,可是皇太子这个父亲也不能在儿子那里失去存在感啊!

于是乎,年仅九岁的皇长孙,就开始了在亲爹身边的政务旁听课程的学习。

天子虽然也爱将孙子带在身边,但是让孩子跟着一起处理政务,到底为时过早,还没有切实地实行过。

借着政务的处理,祁元询成功地在儿子心中刷满了时髦值。

当然,长子是继承人,教育不能放松,其他的儿子也不能当猪养。

就像高皇帝生娃是为了在开枝散叶的同时,让祁家的江山有宗王领兵巩固一样,祁元询生娃与其说是单纯为了自家那个要继承的皇位,倒不如说他也在为自己生一群能对事业稳固起到帮助的小助手。

祁元询愉快地和儿子们培养着亲子感情,颇为满意地看着一颗颗小白菜在他的呵护下茁壮地成长。

过了没几天,太子妃就过来和他商量一件“大事”了。

“太子爷,咱们家明哥儿的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给他相看了吧?”

祁元询:???

“明哥儿如今才多大的年纪,就要相看?你也不想想,当年咱们成婚的时候,都多大了,明哥儿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