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_作者:长恨歌行(21)

2021-02-07 长恨歌行

之后更是来了个皇叔四连杀,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加起来共废了五位皇叔的王位,并且导致朝野地方告发藩王成风。

这还只是被史书记载的、明确被他削藩了的藩王,还有没有其余藩王吃过苦头,还不一定。

太孙他那亲爱的四叔、那时候的宗藩之长赵王,为了避免成为兄弟中第六个倒霉的、成为六味帝皇丸【bu】的命运,终于举兵靖难。

要是在太孙削藩的详细过程出现之前,还可能有臣子说赵王实在是悖逆之徒、果真狼子野心,就连宗藩们自己,也不会觉得赵王会是朵白莲花。

但是!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太孙削藩的具体过程出现后,烟消云散。

太孙当朝和今上当朝是两回事,当着老爷子的面告诉他你的儿子不是什么好货色,就算老爷子自己都为东宫打算要防备藩王,但是老爷子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还是两回事。

没人想那么作死!

更何况,光幕上的那些诸王,被废的名目语焉不详,若只是行事霸道,呵,谁不知道今上宣武帝是大周驰名双标,诸王们打杀下人、行事暴虐,都是在今上那里过了明目的。

天子宣武帝自然不赞同儿子们这样行事,可是最严重的时候,也不过是将人训斥一顿,若是遮掩得好,就更会当成没发生过一样。

而且,天子诸子之中,年长皇子里,赵王品行最优,从不似其他兄弟一样草菅人命,又有赵王妃这个贤妇辅助,就连女色方面都没有什么可以为人诟病的点。

光幕记载中,接连被废的是其余五王,但是登基后的太孙到底剑指何人,实在是不必言说了。

这一切,怎么看,都充满了太孙主观的恶意。

祁元询静静地看着,和年初那晚的他一样,现在,这个场地上,太孙已经成了主演。

众人瞩目的主演。

一向以仁弱示人的太孙,嚅动着嘴唇,一时却想不到该辩驳什么。

驳斥这光幕的一切讯息都是假的,不可能吗?

之前已经有那么多事例证实过光幕文字的真实性,甚至东宫一系也利用光幕透露出的内容做过许多文章,现在的他根本不可能否定光幕文字,让别人相信他是清白的。

那么,哭诉自己绝不是如此丧心病狂之人吗?

谁会信他呢?

事实上,就连祁元詝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到了登基之后,会不会对皇叔们留手。

他那些拱卫朝廷的藩王皇叔们实在是太碍眼了,碍眼到了他难以忍受的地步。

还是,将一切都推到身边的东宫臣子身上,保全他自身呢?

相比于承认一切都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法,将一切推到臣子身上,识人不清、或者耳根子软、无人君之才干,程度虽然轻,但依然会损害他的威望。

两权相害取其轻,祁元詝打定主意,他什么都没干,现在他就是无辜的,如果皇叔们依然不依不饶要个交代,也只能将事情推到别人身上了。

若是他承认了,那一切都完了。

只是,太孙不愿意承认光幕文字的内容,想要保全自身,却耐不住其他藩王都已经有了念想。

皇位可以给别人,但是太孙这个储君必须废!

前段时间,引发宗藩待遇危机的光幕信息,起码告诉了他们一点,赵王一系得了天下之后,对藩王、宗藩的处理,是以安抚为主的,绝不似太孙一般,居然来了这么一出!

原本宗室诸王们还想不通,看在早逝大哥的面子上,太孙也不应该在宗室里混到了举世皆敌的地步啊!

想不到,他们还念着太孙是太子大哥的继承人,太孙却恨不得送他们一个个上路了!

当光幕上的文字,变成赵王起兵后,有藩王直接旗帜鲜明地站到对方那边支持他,至不济也都是中立的记载后,没人会觉得意外。

作为唯一一个以藩王之身在封地起兵还成功打到京师登基的皇帝,《周书·太宗本纪》尽管多有遮掩,还是改变不了当时的时局并不利于赵王的事实。

从太孙改元建文后的建文元年就起兵的赵王,起兵三年,声势浩大,然而所据之地不多,无法真正与朝廷想抗衡。

然而他孤注一掷,直捣黄龙、进攻京师,一路竟出奇顺利,到最后还有人为他直接开了京师大门投降。

与其说赵王的人缘好到那一步,倒不如说,京师某些大人物,不愿意死守城池等待天下勤王之师,而是甘愿向赵王俯首称臣。

太孙在宗室中不得人心至此。

皇太孙面色灰败。

被预言会成为太孙废藩的倒霉蛋五人组里的藩王,吴王、齐王、代王都在现场,即便岷王和结局最惨烈的湘王都不在,也不妨碍他们抢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