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闻言大喜,“真的?林老,辛苦了。”
林老脸上的皱纹笑得皱成一团,“娘娘谬赞了,老奴也只是做了点力气活。”
陈娇扫了眼有些疑惑的刘彻,笑着道,“林老,您这可不是力气活,这可是关乎大汉万千农人的好事。”
看陈娇如此说,刘彻心里更好奇了。
“娘娘请跟我来。”陈娇的赞赏,林老非常受用。
三人穿过一个长廊,进入了一间宽敞的坊间。坊间有三两个工匠在整理,四处摆放了一些木制的物件。其中最醒目的要数,案桌上摆放的木制物件。其状像弄农人耕作用的犁,细看又有区别。比汉代的犁更精细,底部用了铁块。闪着寒光,锋利的铁片,只一眼,刘彻就大致知道了这是何物。
千百年来,粮食短缺是各朝最紧要的事,而耕作农具又关乎粮食收成。这犁比刘彻在少府见到的犁,要有力得多,锋利得多。
刘彻知道了陈娇为何说,她在洛阳有更重要的事。这的确很重要,农具改进,乃国之大事,利在千秋。
出来时,刘彻仍是掩不住心中激荡,火 * 热地看着陈娇,“娇娇,你真乃朕的福星也。”
陈娇眉眼微弯,“陛下,我也是大汉子民,能为大汉做点事,我很荣幸。”
刘彻拥住陈娇,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许下承诺,“朕明白,娇娇都是因为朕。娇娇的这份情,朕不会辜负的。”
陈娇乖巧地依在刘彻怀里,没有答话。她并不期望于刘彻的承诺,但他若自己愿意,当然是能多些恩情更好。陈娇可不是那种,我就默默对你好,不让你知道的雷锋。她对刘彻的每一分好,就是要让他知道。
“陛下,这设计研究院,是臣妾送与陛下的生辰礼物,陛下可喜欢?”七月十四就是刘彻的生辰,已是天子的他,这一天已成大汉的万寿节。陈娇知,这一日刘彻必要回长安。
“娇娇。”刘彻激动地抱紧陈娇,“有你真好。”
陈娇回抱住刘彻,轻问道,“那陛下同意我留在洛阳啦。”
刘彻放开陈娇,捏了下她的鼻子,“你都搬出这了,朕能不同意吗。”
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陈娇不满地打掉刘彻的手,佯装道,“陛下这般不情愿吗?算了,那臣妾就与陛下一道回了长安吧。”
“娇娇,你啊,真是给点颜色就开起染坊了。”这句话还是小时候跟陈娇学来的。
“那是臣妾有资本。”陈娇傲然道。
刘彻笑了,赞赏地亲了下陈娇的额头,“嗯,朕的娇娇有本事。”
回到行宫,陈娇又给刘彻看了些她画的一些农具的初稿,除最常用的一些农具改良外,还有刘彻从未见过的,水利翻车,水转筒车等。陈娇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能凭着记忆将现代看到的画出来,再跟工匠一起探讨,改进。
刘彻高兴得抱住陈娇又亲又啃,被陈娇嫌弃拍开了,也不气恼,又笑着扑上来。
又过了两日,刘彻启程回长安,刘彻拽着陈娇,要她一路送到城外。又对陈娇叮嘱了一番,这才钻进马车里。
这一次,刘彻带走了桑弘羊,还有卫青,倒让行宫一下清冷了不少。
刘彻虽是皇帝,也是少年人,意气纷发。在长安时,还经常微服出去玩,打马踏苗那是常有的事。现今,离了长安,更是按耐不住。才坐了一会马车,就翻身上了马,一路奔驰。急得护卫的将军,焦躁不已。
“吁”跑了一段,终于有些累了,刘彻才拉紧缰绳,马儿停了下来。扭头看向身边一直只落后数步的卫青,赞赏道,“你,骑术不错,师承何人?”能一直稳稳跟着他,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刘彻清楚,卫青的骑术在他之上。
“回禀陛下,奴没有师傅。”卫青朝刘彻拱手,恭敬答道。
“没有师傅?你是自学的?”刘彻来了兴趣。
卫青点头,“奴自幼养马,对马匹性情了解。”
这时,张汤,桑弘羊,柳将军等护卫才策马赶到。刘彻看着他们,笑得狂傲,“哈哈,你们这马程太慢了 * 。”
韩嫣不在,没人敢跟刘彻玩笑。大家都战战兢兢地下马,朝刘彻行礼请罪。刘彻一下子没了兴致。摆摆手,下了马,准备回到马车时,突,张汤腰间的一个东西,吸住了他的眼球。
一瞬间的停顿,其他人没觉察,敏锐的张汤,却留意到了。
“张汤,你过来。”
“诺。”张汤低头看了眼腰间,今早上刚别上的香囊,心中不安。
刘彻坐进了马车里,让张汤也进去。张汤犹豫了一下,也上了马车,拘谨地靠着门边跪坐。
“走吧。”刘彻一声令下,车队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