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厨房说最近天气热,冬藏夏补,要给国公爷炖滋补的汤。除了国公爷的,还有老夫人,晋哥儿泰哥儿岚姐儿,赵姨娘许姨娘这些主子们都要补,没有功夫做夫人的饭菜,就给了我这些饭菜,说是凑合着吃一口。”
夏薇将食盒里的碗碟往案几上一扔,里面装着些馒头与糊成一团的汤饼。明令仪只看了眼就笑了起来,赵姨娘这是气狠了,又开始在饭食上克扣她,不在意地道:“秦嬷嬷,去拿些银子去让黄婆子买些冷淘回来。”
秦嬷嬷本来也生气,可想着这么晚大家都还饿着肚皮,忙拿了银子出门去找黄婆子。夏薇怏怏地道:“张厨娘悄悄告诉我,说是我们最近只怕都难吃到正常的饭菜,让我提早做好准备。夫人,你说我们能做好什么准备,不过是让黄婆子去外面买饭食,以后难道都要出去买才能吃上饭么?”
明令仪正看向窗棂外,微笑着道:“不会,饭菜来了。”
夏薇不解,顺着她的目光看出去,只见曾退之正沿着回廊走了过来。她忙起身到门口帮着打开帘子,他一走正屋,便看到摆在案几上的碗碟,愣了下问道:“这么晚怎么还没有用饭?”
明令仪上前曲膝施礼,随意道:“大厨房太忙,没有来得及做偏院的饭菜。国公爷可曾用过晚饭?我让秦嬷嬷去买了冷淘,天气热吃起来正合适。”
曾退之皱起眉头道:“天气热也不要贪凉,外面的吃食总是不干净,哪能比得上厨房做出来的让人放心。”
明令仪应了声是,走到案几前拿起馒头又放了回去,再端起汤饼,犹豫了半晌,还是放回了案几。
她满脸的为难,说道:“天气太炎热,厨房离偏院短短一段路,汤饼就糊成了一团,实在是吃不下。”
曾退之见到已看不出原样的面糊糊,心里大致知晓了怎么回事,不免有些生气,脸色也难看起来。
赵姨娘以前乖巧懂事,如今做出来的事却上不得台面。下午的时候已经来自己面前哭过一场,说是自己的一翻苦心被误解,自己根本不在意那几个银子,夫人却不相信她,要将铺子夺去拽在自己的手中。
徐延年当时也在,他只淡淡地道:“那都是夫人的嫁妆,在官府备过案,就算是国公爷,也不能管着她的嫁妆。姨娘切莫乱说,国公府从来不是抢占儿媳嫁妆的人家。”
曾退之只觉得说不出的烦恼,原本温柔可人的小妾,竟然让他觉得厌烦起来。他目光沉沉,看着淡然沉静的明令仪,心情复杂难辨,片刻后道:“长平先前来说,你明日要请他们出去帮着你接收铺子?”
明令仪老老实实地答道:“是,我都不记得那些铺子究竟在哪条街上,让他们去帮我掌掌眼,顺便借着国公爷你的威信,吓吓那些伙计。给他们提个醒,做买卖要讲究公道,不能以次充好只顾着赚钱,丢了国公府的脸面。”
曾退之神色缓和下来,点点头道:“赚多赚少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不能被人戳脊梁骨,说国公府的铺子坑人。明日早些让长平驾车跟你们去,要好好给他们立规矩,别让他们糊弄了你去。”
明令仪一一应下,又笑着道:“王大夫的医术高超,我听说大夫开出来再对症的方子,若是药材不好,药效也要打折扣。正好让他去生药铺子,挑些炮制得好的补品药材回府,老夫人那边用药也不用再去外面药铺买了。”
曾退之更为满意,笑着道:“阿娘那边虽然不缺补品,这倒是你的一片孝心,让王大夫跟着你前去挑些回府。”
明令仪抬眼仔细打量着他的神色,关心地道:“瞧着国公爷竟像是没睡好,也是,你要忙要操心的事太多,就是睡着只怕也惦记着正事。你可找王大夫好过脉,可曾吃过什么药?”
曾退之不由自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自从回京之后就事情不断,他内外交困,到最近才好了些,晚上更难睡个安稳觉。听到她关心自己,也耐着性子答道:“王大夫看过,开了些清心安神汤,吃了倒能睡个好觉。”
明令仪听到清心安神汤,又垂下了眼眸,亲自给他倒了杯茶,不再多问,轻言细语跟他商议起厨房的事:“只要能睡好就无碍。国公爷,我瞧着大厨房要管着府里上下这么多张嘴,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新姨娘进门又要更忙。”
她说到这里停顿了下,关心地道:“国公爷,你打算何时纳小孙氏进门?虽然是姨娘,总不能一顶小轿就抬了进来,惹得吴国大长公主生气,还是得好好办场酒热闹热闹。”
曾退之愣住,竟怔怔问道:“你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