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该有警觉,父皇还在世时,因沉湎仙丹炼气,身体每况愈下而不得不在国事上仰仗诸位心腹大臣,那时候似乎就有了这样的苗头。小皇帝即位,人心不齐,正是私权滋生最佳的土壤。
难 * 怪他不得不找一个跳脱朝局外的,除了重头衔而无半分实权的姜偃,与他吐露心声。
“国师料事如神不说,最解气的是,朕让国师说,让他们出门掉钱袋!”
“……”
好恶毒的诅咒。
玩笑之后,元清濯却不得不认真思索这个问题。
如果老臣们结党对立,心怀鬼胎,陛下能够信任谁?以往小皇帝没有父母姐姐撑腰,她如今回来了,自然要站到他的身后,助他撑过亲政后最为艰难的岁月。
小皇帝希望姜偃来帮帮他。
那好,那就让姜偃来帮他。
举目之下,也确实无人可信。
“国师对朕无二心,朕其实非常清楚,也非常信任他。外事不决,都可以拿来问他。”
元清濯回神,点头,手掌摸向小皇帝后脑勺上的发髻,“皇弟你既然这么宠信他,那皇姐就舍身取义,替你将他拉过来。”
“嗯?”小皇帝一听,顿时咳嗽一声,神色微妙起来,水灵灵的黑葡萄眼睛眨也不眨地望向身旁的皇姐。
元清濯也是一声轻咳:“你不是也知道么,你姐姐从小就是个舞刀弄剑的大老粗,给你行军打仗阵前冲锋可以,这耍心思伎俩……我委实不太擅长啊,哈哈,等你先生做了你姐夫,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谁还能胳膊肘往外拐,你说是不?”
“噢——”
小皇帝的嘴巴滚圆,了然于心的样子。随后,他费力抬起胳膊,双拳捏紧手肘向下,给皇姐比划了个预祝成功的手势。
元清濯回府后就开始琢磨如何拉拢姜偃。
暮色昏昏时,窗外老柳吐绿,归鸦栖息于巢,聒噪嘶鸣,而她却连午膳也没用。
两个贴身婢女急着来劝,不吃饭哪里有力气来想事,公主要保重自个儿身子。
元清濯问她俩:“我这么美,在梁都能不能排得上号?”
银迢怔然,回过了味来后立刻来吹捧:“谁不知道,公主是咱们梁都第一美人啊,还有谁能够比公主还美。”
说完还不够,拉着橘兮也一并阿谀奉承,极尽夸张之能事。
元清濯本来就对自己的容色颇有自信,让她俩滔滔不绝地夸了小半时辰,愈发信心勃发。
“那好,那就这么定了!”她拍拍两膝长身而起,面朝着不断沉落的晕红夕阳懒洋洋抻了个腰。
银迢大惑不解:“公主定什么了?”
元清濯道:“驸马选定了。”
不待两婢女惊异,她又捏捏酸痛的胳膊,道:“我这几日还没歇过来,等歇过来了,就一鼓作气拿下姜偃。这两天你们替我跑跑腿,看看听泉府周边百步以内有没有什么好宅院,物色好了回来报我一声。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本公主要和国师比邻而居。”
公主这定是为了方便下手。
两美婢对望一眼,心领神会,表面上银迢一口答应替公主办这事。
但真出门办事时,银迢心中也在发愁,要是三年前那位被公主糟蹋了的公子不再出现也好 * ,公主就可以心安理得嫁人了。只是那国师看起来光风霁月一尘不染,犹如隐逸君子,不知道是否世俗,不能接受公主已非完璧。
若是不能,他疑心公主殿下成婚以前是个喜欢胡搞的女人,碍于过往不堪的名声,公主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啊。
苍天怜见,军营里她是不知道,但前头那一十六年,公主就只喜欢对美男子占点口头便宜,她真正睡过的,就那一个!
上天保佑,那个少年再不要出现了。
兢兢业业为公主办事,还真叫她物色到了一个绝佳之所。
听泉府是皇家御赐给国师的府邸,已历三代,每十年就要翻修一次,地处偏远,周边环境清幽,背后临溪,名曰松溪,溪后有山,常年空山挂绿,飞瀑流珠,故名听泉府。
听泉府周边没什么宅院,只唯独几十年前翻修时划出了间二进小院,被废置不用,老是老旧了点儿,但收拾收拾,还能住人。
接到消息之后元清濯立刻对小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地理条件还不错,西边与听泉府不过一墙之隔,极是亲密,家里边的老鼠都是一个窝里爬出来的。
“买,这地我要了!”
长公主出手阔绰,拿出家里几年的积蓄顺手就给盘了下来。
这两天调了敬武长公主府里所有下人过来清扫打理。
这么大的手笔,这么大的动静,听泉府不可能不有所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