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长命百岁_作者:最白(209)

李封第一反应也是太急了。军队刚刚回来,还没休整好,就又要出兵了。

但既然秋鸿光这么说了,说明这件事已经盖棺定论。

要不要去?

这是一个不用思考的问题。

“去!”李封坚定地说。

他只有去的理由,没有不去的理由。

秋鸿光笑了笑,说:“那行,我得禀报陛下一声。”

霍灵月送他们俩离开,李封跟在秋鸿光身边的时候,如同回到了军营之中,动作十分规矩。

霍灵月注视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自言自语道:“如果非要一个人去,为什么不能是我。”

初春的时候,秋鸿光带着一万精挑细选的精锐骑兵从长安城出发,在高阙短暂地休整之后,便直通乌鞘岭。

乌鞘岭高且陡峭,山势如垂直向下的一条直线,两侧山势收缩,天光无法渗透其中。这里是连接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的咽喉,穿过河西走廊之后,就是茫茫大漠,匈奴王庭。

秋鸿光拿出了地图。

李封第一次见他拿地图,内心感觉非常不可思议,没想到人形罗盘秋鸿光也有需要地图辨别方位的一天,不过这也说明了秋鸿光心里是很重视这场战斗的。

李封问:“秋将军,咱们怎么走?”

他们此时,正站在峭壁上,身后是一万骑兵整装待发。风从山谷之间刮过,擦着陡峭的悬壁,如刀子般刮在人的脸上。

狂风将秋鸿光额前的长发吹得乱飞,他收起地图,说:“咱们这次的任务,是穿过河西走廊,再往北走,能走多远走多远,主要是多打探情报,还要测试一个轻骑兵的极限。”

李封努力点头,他听明白了。

就是快跑,使劲往北边跑。

秋鸿光慢悠悠地说:“总之呢,就是让我们往河西走廊的心脏插进去。”

他的声音被风刮得支离破碎,李封只听了个大概。

“插进去?”

秋鸿光拔出自己的长刀,轻轻摩挲着光滑的:“像刀一样,插进河西走廊的心脏。”

元鼎帝六年,初春。

秋鸿光带一万骑兵从乌鞘岭出发,率部急速转战十五天,连续扫荡匈奴五个部落,并且长驱直入,与浑邪王和休屠王正面作战多次而不败。之后秋鸿光率领部队贯通河西走廊,一路行至大漠王庭,偶遇了折狼王,斩杀敌军数万。折狼王率残部逃走,秋鸿光一路追击至敦煌地区,斩杀了折狼王及其余部。

这个消息传到大漠王庭的时候,军臣单于震怒不已。

“秋鸿光!”军臣单于咬牙念出这个名字,先有霍屹,再有秋鸿光,都是落在他脖子上的尖刀。

时隔百年,匈奴终于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那浑邪王和休屠王,率领二十万军队,竟然不是秋鸿光的对手!” 他身边的一个大臣道:“恐浑邪王和休屠王是有了二心!”

军臣单于瞥了他一眼,道:“那你有办法对付秋鸿光吗?”

大臣立刻闭上嘴,低下头。

军臣单于在心里嗤笑一声,就在这时,帐篷被打开,一个年轻男人走了进来。

这个男人生的高大威猛,头上戴着厚厚的帽子,身上裹着灰褐色裘皮,毛领遮住了他的半张脸,腰间佩戴着一把短刀。值得注目的是,他的右手手掌极为可怖,是一片完全无法恢复的烂肉纠结在一起,令人忍不住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

“儿臣愿引兵前去讨伐大越军队!”军臣岚大步跨进来,单膝跪地,双手合拢:“请父王为允我出兵!为呼延且车报仇!”

这个年轻人,正是军臣岚,军臣单于的幼子。当年他和呼延且车一起进攻西河边郡,被霍屹一箭射穿手掌,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右手再也不能用了。

军臣岚回到王庭之后,便遭到军臣单于的冷落。

他自己有心理准备,仍然难免失落。为了能重新拿起刀,军臣岚开始练习左手用刀,这么几年来,终于恢复了一些,但仍然在军臣单于那里不受重视。

前些日子,他听闻呼延且车被大越将领秋鸿光所杀的消息,愤怒不已,发誓要为呼延且车报仇。在这些年来,因为军臣单于的冷落,军臣岚地位越来越低,只有呼延且车待他如初。

此时站出来,军臣岚已经有了死战的准备。

或者说,以愤怒作为养料,在仇恨的浇灌之下,他已经成长了很多。谁也不知道如今他已经成长到了什么地步,军臣岚不认为自己会比秋鸿光弱。

军臣单于盯着他看了一会,摇了摇头,说:“把……赵将军请过来吧,好久没见过他了。”

他所说的赵将军,是赵平安。

赵平安自从投降匈奴之后,日子过得十分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