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长命百岁_作者:最白(226)

至少在这个案件之中,郭解是无辜的。

但要放了他吗?

审判当天,周镇亲自到场。

当初镇南王谋反一案,皇帝陛下也不过多问了几句,如今审判一个小小的郭解,周镇亲自到场,足以说明他的重视。

除了赵承和皇帝陛下之外,霍屹和廷尉,还有其他一些朝中重臣都在。

当把郭解带进来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他的身上。

郭解不愧是久经历练,面对这种场面也丝毫不慌张,他向皇帝陛下行礼之后,便跪在地上,听候发落。

赵承早已经有了主意,缓缓道:“此事虽然郭解并不知情,但杨县丞却是因他而死。郭解尚未下令,竟然会有手下自动为他杀人。”

郭解道:“此事小人确实不知情,在离开之前,我甚至劝阻过他们,要遵纪守法,敬畏官府,不可妄为。”

他确实这么说过了。

赵承冷笑一声:“看来你手下太多了,你管不过来啊。”

郭解愣了愣,没说话。

在场有人道:“若要定罪,也是那五个杀手的罪,无论如何,郭解对此事不知情。国法之中,尚没有这样的罪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别人的行为而承担惩罚。”

他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国法之中没有这条。

赵承冷冷道:“郭解以平民身份,玩弄权诈之术,以挑衅官府权威,向皇权示威!郭解自己不知道,这个罪过却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

“他不过一介平民,何德何能让诸多权臣官吏为他求情。结党营私,为谋私利,以威势杀人!”赵承甩出那份名单,道:“廷尉署下令捉拿郭解,却遭郭解手下反抗,此事说明,郭解心中毫无国法,有纠结百姓,对抗官府之嫌,此乃谋逆之罪!”

“正因为有郭解这样的人,国法才无法在乡镇中起作用,而郭解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发生。”

郭解愣愣地看着他。

赵承站起来,道:“臣认为,郭解当以大逆不道定罪,诛九族!”

郭解浑身发软,无力地坐在地上。

他环顾四周,这些人大多是他从未见过的,只在“朋友”们那里听过名号,如果自己再走的高一些,也许能和他们有所关系。

但此时,他们的眼神都很冷漠。

有的人,认同赵承的话,有的哪怕不认同,也在揣摩陛下的意图而不敢说话。

郭解忽然看到了霍屹。

霍屹正襟危坐,穿着一身标准的玄甲,只卸了头盔,他是从军营中赶来的,扎得整齐的黑发因为一天的训练而有些凌乱。

当郭解看过来的时候,霍屹站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便都凝聚在霍屹身上。

如果霍屹不站起来的话,周镇已经决定盖棺定论了。

而郭解的眼睛陡然亮起来。

他当时就觉得,霍屹是一个心软的人,此时想来,能救自己的,也只有霍将军了。

赵承沉下声,道:“霍大将军,你有何指教?”

他这语气真不客气,霍屹拱了拱手,道:“不论是门客还是杀手,都是郭解养的,他尚且对手下作案毫不知情,更何况他的亲人。”

“郭解确实罪无可恕,却并非诛九族之罪。当初镇南王谋反一事,陛下宽宏大量,原谅了镇南王的后代,也请陛下为郭解的亲眷网开一面。”

霍屹只是想起了在响马镇发生的事。

郭解的外甥被人杀了,他姐姐痛不欲生,想找凶手报仇,郭解为了成全自己的名声,放了凶手,甚至说出“你杀的对”这种话。

亲人对他来说,也不过是收拢人心的道具罢了。此时又要为他去死,实在是冤枉。

如果可能的话,他姐姐恐怕更希望和这个人毫无关系。

在场其他人都愣了下,赵承也沉默片刻,他盯着郭解,又意义不明地注视着霍屹。

啊,这个人……赵承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本来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的。

周镇坐在最上位,单手撑着额头,脸色冷淡,看不出喜怒,目光在所有人身上短暂地滑过,最后停留在霍屹身上。

“霍卿说的有道理。”周镇点了点头:“既然这样,便判处郭解死刑,择日执行。他的那些亲眷,若是无辜之人,便放了吧。”

“除了郭解之外,其他人的判决一事,便尽数交由赵丞相处理。”

周镇和赵承目光相对,两个人眼底都是黑沉沉的,片刻后,赵承拱手应是。

这件事,是血腥长安城的开端。

郭解手下有三千人,有几百人在长安,剩下的都在交郡。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亡命之徒,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人命的,哪怕没有人命,也干过刨人祖坟,私造货币,敲诈勒索等事件。郭解在官府和国法下庇护了他们,他们便为郭解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