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长命百岁_作者:最白(279)

“这么厉害?”秋骏茂大吃一惊:“长安城果然不同凡响。”

秋鸿光让他喝茶:“这茶是霍大将军送我的,你别浪费了。对了,爹,你怎么来了,收到我的信了?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啊?”而且他爹带了这么多东西,怎么看都跑不快的。

秋骏茂问:“什么信,你给我寄信了?”

“那你为什么来长安?!”秋鸿光疑惑地问:“你总不能是来看我的吧。”

“嗨,我在家里呆得好好的,来看你干什么。”秋骏茂笑眯眯地说:“我是收到了长安的消息,陛下有意针对盐铁,所以特意赶来为陛下出谋划策的。”

秋骏茂慢悠悠地说:“要是来晚了一步,被其他人抢先了怎么办,我给你说过啦,做生意,快是很重要的。”

第一百二十章 长安故城

秋骏茂对长安城的消息这么了解是秋鸿光不知道的, 不过张大司农在朝廷上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想必之前就已经有所准备了。秋骏茂喝着茶,说儿子你不懂,做生意不仅是市场, 还要时刻关注上面的动态, 任何一条政令下来, 就可以轻易摧毁一个行业,也可以兴起一个行业。

他叹了口气, 觉得秋鸿光幸好没留在家里继承家业, 就这敏感度,恐怕就是个坐吃山空的命。参军打仗是正确的,这是秋鸿光自己选择的路, 他也确实走到了顶点。

秋鸿光喃喃道:“这样啊,所以你没收到我给你的信,那我不白写了吗。”

“信上说了什么?”秋骏茂问。

“盐铁加税的事,问你来不来长安城, 如今陛下需要能捞钱的人才,你可以趁这个机会转商从政。”

秋骏茂咦了一声,放下茶杯:“你能想到这个?”

“那当然不是。”秋鸿光说:“是霍大将军让我写的。”

“……儿子啊。”秋骏茂后仰,深深地叹了口气, 意味深长地看着秋鸿光:“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别拐弯抹角的。”

“咱们从见面到现在,说了不到十句话,你提了三次霍大将军。”秋骏茂道。

秋鸿光一愣,随后淡淡地说:“是吗,霍大将军经常照顾我, 这几年要不是他,我不可能走这么顺。”

他这样强装冷静, 反而是欲盖弥彰,秋骏茂笑眯眯地说:“这样的话,我是不是该登门拜访,感谢一下?”

秋鸿光:“那倒不用,他也不喜欢这样。”

他语气之中,和霍大将军的熟稔程度比秋骏茂想象得还要更深一些,秋骏茂还是很了解这个儿子的,知道他交际能力还行,但政务水平肯定差了一点。当大司马又不是带兵打仗,其中更多的是处理一些繁杂无聊的公务,秋鸿光这个大司马能混到现在,八成是那位霍大将军在旁拿主意,再推他出来做事。

秋骏茂虽然不知道霍大将军为何这样帮衬秋鸿光,但能看出来,两人关系很不错,特别是秋鸿光,很信任霍大将军。

秋骏茂斟酌片刻,貌似随意地说:“儿子,你有没有听过最近的流言?”

“什么流言?”

“关于霍大将军……和陛下的一些流言。”

百姓们对帝王宫中的轶事向来十分感兴趣,枯燥无聊的生活中正需要这样的调剂品来丰富精神世界,而且这是还牵扯了另一个人,鼎鼎有名的霍大将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今陛下是谁,但大多知道霍大将军以及北伐的事,毕竟战前战后朝廷都会大肆宣扬,霍屹未尝一败的故事,大家也都听说过。

这样的故事,虽然听上去爽,但没什么意思。远不如大器晚成,大起大落,或者怀才不遇的曲折让人心动,对很多读书人来说也没有共鸣,但加上点暧昧与感情戏码,百姓们就很爱听了。

毕竟打仗又不是人人都懂,都能说上几句的,但感情上的事,人人都有资格参与讨论。

传言霍大将军与皇帝陛下出则陪同乘车,入则随侍左右,同卧同坐,陛下曾不束发接见他,言谈举止轻佻……

皇帝陛下与大臣议事的时候,不管在哪里,都要保持束冠整衣,保持威严,以表示重视的态度。他对霍大将军如此,好听一点是亲昵,君臣相和,难听一点就是轻视,如同对待男宠一般。霍大将军也是媚上之臣,对陛下屈从取容,阿谀奉迎,从不养士以讨好陛下,这很明显是没有风骨的。

最开始,这只是一种甚嚣尘上关于君臣关系的讨论,到了后来,便有人说,霍大将军并无才能,只是仰仗陛下的偏宠才坐上大司马的位置,至于偏宠哪里来的,这不就很明显了。

当初最开始的传言延续到现在,才亮出了真正的目的。

这样的流言传到朝廷之中,显然也发挥了它的作用,一时之间霍屹身边的人再度离开,也有一些人建议霍大将军反驳此事以证清白,霍屹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