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以江山为聘_作者:古城涟漪(248)

离开延丹,对严曦来说并不是没有好处,他保住命,远离纷争只是一方面。

严曦自小是个心思极重的孩子,越有天分,就越觉得不能辜负了天分,总要为延丹、为黎民百姓做些什么方对得起上天给予的一切。

他早早将这些重担揽在了自己肩上,从不行差踏错半步,每日除了读书习字,作画练武,再无其他,沉闷的像个年逾古稀的老头子。

然而物极必反。

离开延丹,严曦如一只回归自然的鸟儿,从此天高海阔,再无任何束缚。尤其失忆之后,简直像变了一个人,贪玩、任性、不顾一切……这些是从前的严曦想都不敢想的。

梁砚文初见他露出这般心性,心中酸涩不已。是要有多压抑,才会彻底变了个人。他知道这样的严曦,或许就是他从前万般向往却又万不可能成为的人。所以,梁砚文从未加以劝阻,甚至小心保护着这种无忧无虑。谁知道他哪一天会突然恢复记忆?能让他多快活一天,便多快活一天吧!

提起李行之,严曦哽咽,“好在祖父过世前,知道了我的身世,可惜,他却没来得及跟我说。”

“他不是没来得及跟你说,应是不想给你压力。你不是说他从前总劝你入仕,而遗书上却只字不提么?或许他跟朕一样,深觉亏欠于你……”父辈们的心思大都一样,所以延丹王能猜测的到李行之的想法。

严曦抬头笑笑,“孩儿这些年过得挺好,有兄长照顾,有祖父呵护,有云楚皇上错爱,还有父王挂念,已经知足了。”

延丹王听闻此言,眼中一酸,落下泪来,“高情远致,和光同尘。朕就知道,你从小到大都是个好孩子。无论经历什么,都未曾失去过本心,此乃我延丹之福,若你皇兄们能有你一半性情,父皇死亦瞑目。”

“父皇言重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相信皇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擅长之处,父皇一定也能看得到。”

延丹王闻言,甚是欣慰。“小九,你可有想过将来?”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十分明显。

原因么,一则父子多年未见,当初严曦离开时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如今已近弱冠。这五年在外漂泊的时光,延丹王每每想起来,都自觉亏欠严曦和昭贵妃良多。二则,严曦自小聪慧绝顶,如今几个皇子为了争储,不折手段,不念亲情,令延丹王失望透顶,所以他有意栽培严曦,甚至立储,弥补这些年缺失的父爱。

严曦却道:“听闻皇兄们都有了封地,不知父皇要将小九安排到哪里?”

延丹王一时未明白他这话的意思,“你想去哪里?”

“玉田吧!”

延丹王这才回过神,“小九,你不愿留在都城么?”

严曦摇摇头,“还有些事,粱侍卫尚未跟父皇说……”他将自己跟蔺容宸的关系一五一十地说于延丹王。这件事没有隐瞒的必要,也瞒不住。

延丹王颇受打击,连严曦什么时候退下的都没有察觉。

不过,半个月后,他真将严曦的封地划在了玉田一带。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九殿下明明有可能坐上皇位,为何不但放弃了,还自请去了人烟稀少的玉田。只有梁砚文知道,那是因为玉田离云楚近,里蔺容宸近。

一晃到了六月底。除去蔺容宸的事,严曦应当可以说是无事一身轻,逍遥自在才对。可这一个月,他总是被噩梦惊醒,半夜总能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要命的是,那哭声过于真实,几次让严曦觉得房外真有个孩子。

 今日刚刚睡着,哭声便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穿透他的耳膜。

与往常不同的是,他这次看到了一间算不上十分豪华的陵墓,里面有一具雕满了繁复花纹的石棺,哭声就是从棺椁里传出来的。

那是一个婴儿的哭声,断断续续,有气无力,哭得人心中十分酸楚,几乎要落下泪来。就在严曦茫然不解之际,忽地被人推了一把,脚下一软,扑向石棺,竟将棺椁的盖子撞开。

入眼是个浓妆艳抹的女子,在她的胸口躺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那哭声便是从他口中发出来的。

严曦认得那个女子,那是黄婉!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黄婉这部分,有些玄幻了,但并不影响整个故事,大家不必在意,后面会将这段交代清楚。

这个孩子跟下一本文《遇鬼》有关,毕竟是系列故事。若有兴趣,可以收藏一下。

第123章

挖坟开棺

严曦惊出一身冷汗, 连喝几杯冷茶压了压惊。为何近来总是无缘无故地梦到黄婉和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