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陛下后我天天翻车_作者:雨掸霜叶(39)

  也不知是不是今天尝的次数太多,郁宁只觉得舌根发苦,估计是又糊了。

  郁宁放下碗,皱着脸道:“算了,先这样吧。”

  傍晚还要去雍和殿祭祀,他没多少时间了。

  .

  帝后在腊八节这天祭祀祖先是传了几百年的规矩,用以祈祷丰收和吉祥。

  而雍和殿是宫里专门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

  沐浴之后,郁宁换好祭祀用的礼服,便同秦睢一起去雍和殿。

  上香的时候秦睢瞥见郁宁手上的燎泡,难得问了一句:“皇后亲自熬了粥?”

  郁宁藏了藏手:“没有……臣妾不会做。”

  他不打算告诉秦睢了,做的这么难吃,很难保证对方不会因为吃了他的粥而发脾气。

  这次的祭祀仪式并不复杂,不过半个时辰便好了,俩人出了雍和殿,一前一后上了辇,准备往甘泉宫去。

  晚膳一如既往地丰盛,宫人们端上来两碗腊八粥,郁宁尝了口,不是自己做的,便也放下心。

  哪知道秦睢只尝了一口,便放下了勺子。

  他瞥了郁宁一眼,沉着脸问:“这粥谁做的?”

  “回陛下,是臣妾宫里的厨子。”

  郁宁不明就里,他尝着味道挺好的呀。

  秦睢:“不用留了。”

  郁宁吓得勺子掉进碗里,太监们也乌泱泱跪做一堆,小林子抬头看了眼郁宁,欲言又止郁宁本能觉得不对:“陛下,怎、怎么了?”

  秦睢瞥他一眼,将碗递到他面前:“做的这么难吃,留下来做什么?”

  郁宁更觉得不妙,颤巍巍盛起喝了一口,脸色也变了。

  糊的!谁把他做的粥端给陛下了?

  感受到郁宁的目光,一旁的小林子忙道:“殿下临走时没交代,奴才们就自作主张给陛下盛了殿下亲手做的粥……殿下做这粥做了一个下午,手还受伤了。”

  郁宁:“……”

  这么丢人的事就不用说出来了吧。

  秦睢脸色稍霁:“朕就说宫里的厨子手艺怎么会烂到这个地步。”

  “不过,”秦睢话音一转,又道:“既然是皇后亲手熬制,朕就勉为其难地尝一点吧。”

  郁宁:“……臣妾真是不胜感激。”

  只是这粥煮糊了,郁宁原本打算求秦睢的事也不好开口了。

  他按捺下来,决定日后找个机会再说。

  只是他没想到这机会已经在很久之后了。

  .

  宫里的除夕宴向来办得很热闹,舞女们排了新的歌舞,还有江南的戏园子进京表演。

  郁宁还想起了远在静岩山的温庆公主,问秦睢能不能也请她回来。

  秦睢看他一眼:“你若觉得你请得动她,便去吧。”

  郁宁:“……”

  郁宁最后还是试着给温庆公主写了封信,派人快马加鞭寄去了。

  好在温庆公主颇给面子,竟真的答应回来了。

  除夕夜宴前她住在公主府,跟那个草原来的云郡主住在一起。

  郁宁原本还有心拜访,想到那位郡主便也歇了心思。

  除了温庆公主,郁宁看名单时还注意到了两个人荣亲王的两个儿子。

  郁宁想起大婚宴时并未看到两人,不禁好奇地问起了小林子。

  “殿下竟不知吗?”小林子这才想起郁宁常年在外,于是解释道:“那景焕公子颇有道心,自幼便被前任国师收为徒弟,后来前任国师亡故,大夏没有设立新国师。只有景焕公子一直居住在雾隐山上的道观里,不问世事。”

  郁宁不禁疑惑:“那荣亲王竟也舍得?”

  小林子摇摇头:“国师在提出要把景焕公子带走时,他已被封为亲王府世子了,荣亲王本是不愿的,只是不知那国师说了什么,最后景焕公子主动要同他走,荣亲王也没有拦住。”

  “再后来,荣亲王妃又生下小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小世子秦景然。小世子自幼便极受太后喜欢,三岁不到便封了爵位,册为下一任世子。”

  郁宁这才明白,心中不禁对那位景焕公子有些好奇。

  跟在国师身边多年,该不会已经是个神棍子了吧?

  .

  时间眨眼而过,除夕宴很快便到了。

  这次仍在景致颇佳的闲月阁举行,郁宁跟秦睢最后才到,他懒得多说,便直接挥手让舞女们开始表演。

  郁宁这次比新婚时从容了许多,甚至敢趁着众人欣赏歌舞的时候,目光偷偷往那位景焕公子身上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