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皇帝的小心肝_作者:祭望月(761)

主管太监本就提心吊胆地害怕着,被胡淑妃这么一吼,直接就瘫在了地上,半晌才反应过来要求饶,不停地磕头道:“娘娘饶命啊娘娘!”

胡淑妃大声质问道:“说,这些官银是哪里来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主管太监抖得像筛子一样,两股战战地应道:“回、回娘娘的话,这些官银都是侍官打赏奴才的,奴才什么也不知道啊!”

胡淑妃冷哼一声:“打赏你的,打赏你这么多?说,你是不是私下里跟他达成了什么交易,所以他才给你这么多官银?冰窖里少掉的冰,是不是跟这些官银有关?”

主管太监哪里想到胡淑妃这么聪明,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连忙叫苦道:“娘娘,奴才知错了,奴才不该贪这点银子,做了错事,求娘娘饶命啊!”

胡淑妃刚正不阿地对左右宫人说:“来人,冰窖主管贪污受贿,擅自将冰窖里的冰卖给杨侍官,违反了宫规,将他押下去严审!”

主管太监还想求饶,但马上就被人拖下去了。胡淑妃拿到杨家私吞官银的证据,冷冷一笑,心想这下我还扳不倒杨家?不过她虽然拿到了证据,却没有直接汇报给乾德帝,而是走了流程,将盘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报给了皇后娘娘,让皇后出面告知乾德帝,这样,杨家就不知道是她故意针对他们了。

皇后听说了冰窖主管贪污一事,又见到胡淑妃从他房间搜出来的官银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便将这事和官银一起禀告给了乾德帝。

乾德帝看到从主管冰窖的太监那里搜来的官银后,龙颜大怒,下令追查这些官银的来历,最后查到杨侍官的住处,居然从杨侍官的寝室里找出几箱官银。

虽然官银出现在宫里并不奇怪,朝中臣子有女儿在宫里当妃子或者女官的,怕女儿在宫里过得不好,从自己的俸禄里分一些银子进宫补贴女儿生活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朝廷命官,就算是正一品的大臣,年俸加上粮食和各种补贴合计也只有一千多两白银,像杨侍郎三品的,一年最多也只有几百两白银。

但是,从杨侍官房间里搜出来的那几箱官银,就足有五百两之多,几乎抵得上杨侍郎一年的俸禄了。就算杨侍郎再怎么疼爱进宫当侍官的儿子,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银子给杨侍官傍身,更别说这还只是剩下的。从掌管冰窖那个主管太监那里的情况看来,还不知道杨侍官赏出去了多少官银呢!

这件事引起了乾德帝的重视,他收缴了杨侍官住处来历不明的官银,又派人去查了杨充容的寝宫,从杨充容的寝宫里又搜出好几箱官银,数量之多,远非一个三品侍郎能够拿得出来的。

为了查明这些官银的来历,乾德帝又派刑部和御史去调查杨侍郎,插手杨侍郎监管的工程。然后从杨侍郎家的仓库里发现远超于杨侍郎为官几十年年俸的白银,御史在调查工程资金流向的时候,发现了漏洞,有一大笔钱不知去向。经查实,那笔钱最后经的是杨侍郎的手。

在刑部和御史的调查之下,他们找到了杨侍郎为官多年的贪污证据,贪污饷银竟多达十数万两白银,受贿次数更是多不胜数,影响之恶劣,轰动朝野。

短短几天时间,杨侍郎就坐实了贪污受贿的罪名,从炙手可热的三品大员沦为阶下囚,家中财产全数充公,男女老少入牢的入牢,散的散,风光一时的户部侍郎府一朝之间倾塌。

而杨充容和杨侍官知情不报,与杨侍郎狼狈为奸,亦被剥夺封号和品阶,打入冷宫。和杨充容杨侍官走得比较近的嫔妃和宫人,则视情况轻重处置。

其中,徐宝林温御女等人因为从杨侍官那里收下太多涉及贪污的官银和物品,犯了知而不报之罪,也被剥夺了封号,贬去浣衣局当洗衣女工。徐宝林和温御女等人的下场使得宫里一时人人自危,生怕乾德帝突然想起她们曾经奉承过杨家姐弟的事,将她们也贬去浣衣局。

乾德帝这样做,更是表明了自己对小公子的态度,这宫里没有人能跟小公子作对,敢跟小公子作对的下场只有几个,要么处死,要么去冷宫,要么贬去浣衣局。不论是哪种下场,都足以让人害怕,乾德帝便用此来威慑后宫,从此再无人敢挑衅小公子在宫里的威严。

杨侍郎贪污一事,足以让杨家垮掉,所以胡淑妃之前收集到的,关于杨侍郎用人尽可夫的小倌充当儿子送进宫给乾德帝的证据就没派上用场。而且杨侍官一事事关帝王的名誉和尊严,史官也不敢记入史册,后宫和朝廷虽然知道这事,但也不敢声张,生怕乾德帝恼羞成怒惩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