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甚至还有百姓在私下里议论,说圣上不满太子王爷已久,想用永康公主肚子里的孩子要挟他们的位置呢,要是他们再不成亲生孩子,就要立永康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做储君了。
永康公主虽然只是乾德帝的女儿,但也是从皇后肚子里出来的嫡女,有着尊贵的血统,她出嫁也不是出嫁,而是招驸马,要是乾德帝真的对太子不满,说不定还真的能做出立外孙为储君的事情来。
市井里的糙汉听了这话,顿时就替太子打抱起不平来,嘟囔道:“公主再怎么尊贵,也是一介女流,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哪里轮得到她继承大统,又不是没有儿子了,自古以来哪有不给儿子继承却给女儿继承的理?”
凶悍的妇女就怼回去说:“怎么没有,你看太子他们都这么大了,还不生个一儿半女的,陛下肯定对他们很不满意了,想立公主的儿子做储君也正常啊!太子他们要是怕被公主抢了继承权,就趁早生几个孩子嘛,又不是不让他们生。”
“就是,眼看着选秀都过去大半个月了,太子王爷那边都没个动静,圣上肯定会对他们不满啊!我看啊,陛下肯定是想以此来刺激太子他们,让太子他们早点生孩子!”
民间这些议论声不知怎么的,就传进了宫里,还传进了东宫里。
现在东宫里头最有机会给太子生孩子的,就张良媛一个。其他妃子都不受太子待见,就她因为跟小公子关系好,得到太子的青眼,时常在太子身边侍奉。所以这话一传进东宫,其他妃子就调侃张良媛说:“良媛姐姐,您听到民间议论的话没有,您快赶紧的,给咱们殿下生个一儿半女的啊。”
“就是啊良媛姐姐,咱们姐妹们就不指望能够为殿下生儿育女了,但姐姐您还是有机会的啊。您还不快抓紧时间,在太子妃嫁进来之前,怀个孩子,以后好有个依靠?这样就算太子妃不好相处,看不顺眼您,您还能倚仗肚子里的孩子,太子妃也就不敢对您怎么样了。”
“是啊,而且您要是怀上了,还是皇长孙呢,陛下和皇后娘娘看在您为他们生下第一个孙子的份上,肯定不会亏待您,到时候您说不定还能晋升个良娣,以后也不怕太子妃为难您了。”
“要是陛下和殿下再重视您生的第一个孩子,说不定您就能母凭子贵了呢!”
“陛下虽然没有说,但心里肯定已经很不满意殿下到现在都没给他生个孙子孙女了,不然公主怀孕,他怎么这么兴师动众地给公主送东西?陛下这样做肯定是想提醒殿下跟我们生几个孩子,姐妹们就不奢求被殿下宠幸了,姐姐您可要好好把握机会啊。”
张良媛听着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劝她抓紧时间给太子生孩子,只觉得心中难受,有苦却难言。她看起来确实挺受太子宠爱的,平时太子都会让她在身旁伺候,但太子却很少临幸她。特别是太子认识了太子妃之后,就再没让她靠近过他的寝室,让她伺候了。
她觉得太子很有可能是喜欢上太子妃了,所以才要为太子妃守身如玉,跟其他女人保持距离,这样她还能有什么机会呢?
但是她又不能直接这样跟其他人说,虽然这些人表面都在恭维她,其实都在背后等着太子妃进门后怎么刁难她,看她怎么失宠于太子,再来落井下石呢!宫里就是这样了,真心为自己好的人没有几个,只能自己为自己谋划利益。
于是她只能压下心中苦涩,强颜欢笑道:“妹妹们这话说的,太子妃乃殿下正妻,放在民间就是我们的主母,我们这些当小妾当奴婢的,怎么能抢在她面前为太子殿下生儿育女?我认为啊,比起长子长孙,陛下跟殿下说不定更希望能有个嫡长孙嫡长子,立嫡立长,天经地义。”
有个比较大胆的妃子听了她的话,凑上来低声对她说:“姐姐,难道您就没想过,取代永盛殿那位?”
永盛殿那位就是太子妃了,张良媛听了这话,马上就翻脸训她道:“妹妹这是什么话,永盛殿那位可是陛下娘娘下了旨指定的太子妃,你这样说,小心被人听到了,将你打死呢!”
那个妃子见张良媛这样训她,也被吓了一跳,讪讪地噤声了,其他妃子见状,也真的怕被人知道她们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不敢出声了。张良媛这才找回自己的底气,摆出东宫目前位份最高的妃子的架子,施施然地对她们说:“妹妹们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分事,等殿下将太子妃娘娘娶进宫,安安分分地侍奉殿下和太子妃娘娘,别成日想这些有的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