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不知小孩之间是怎么兴起这种饰品的,但是看到小孩玩得开心,铃铛的声音也实在悦耳,也不多干涉。反倒是尹璁,他完全没想到村里的小姑娘小孩子会模仿他往脚上戴脚链,看到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东西被不明白其中含义的小孩们模仿,他只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尹璁已经打算要离开村子继续南下了,他已经在这个村子逗留了太久。于是等村里的粮食都晒干入库,他就跟老大爷老大娘提起了离开的打算。
听到他们要走,老大爷和老大娘都很舍不得,不是舍不得他们两个劳动力,而是已经习惯了他们俩的存在。他们夫妻俩一直都是两个人住,家里怪冷清的,自从大袁和小袁来了之后,家里就热闹多了,他们已经习惯上了家里有小辈的热闹劲儿,所以听小袁说他们要走了,他们就很不能接受,恨不得让大袁小袁住一辈子他们家。
但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大袁小袁跟他们非亲非故,能留在他们家这么久,帮他们这么多忙,已经是他们的恩人了,他们又怎么能强求更多呢?
老大爷和老大娘再三挽留,见大袁和小袁还是决定要走,便只好作罢,只是在他们走的前一天晚上,给他们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老大爷甚至还亲手宰了只老母鸡,整只炖烂了给他们吃。
老大娘则在家里搜罗出很多方便携带储存的干货干粮,装成一个包袱给他们带着路上吃。尹璁盛情难却,谢过老大爷老大娘后接受了他们的好意。
第二天一早,他们俩要走的事传了出去,村民们都来到老大爷家门口送他们,还带了家里的鸡蛋包子果子给他们,一是答谢他们这段时间的帮忙,二是给他们路上吃。
尹璁拿不下这么多东西,收了一部分之后,剩下的就让他们拿回家吃。老大娘一早就起来和面生火,给他们蒸了窝窝头,烙了大饼,装起来让他们赶路的时候充饥。
看到村民们这么热情,尹璁感动得眼角都有些红,不停地跟他们道谢和道别。
听说小袁哥哥和大袁哥哥要走了,这段时间跟他们玩得很好的小姑娘小孩子都来送他们,一行人将他们俩送到村口,目送他们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村民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尹璁压根背不过来,只好一股脑儿放到马背上让马儿驮着走,自己则只背着自己原先的包袱和荷包,走得轻快。
他走了一会儿,就觉得渴了累了,从马背上的包袱里摸出一个果子,用袖子擦擦干净,还客气地问一声牵着马的袁命之要不要吃。
袁命之毕竟是成熟稳重的大人了,没他贪吃,肚子也不饿,就摇了摇头表示不吃。
尹璁就不跟他客气了,将果子放进嘴里嗷呜一大口。村民给的果子还挺好吃,虽然个头没有宫里进贡的那些大,但也水分充足,还脆生生的。他咔嚓咔嚓地吃了几口,忍不住感叹道:“村民们真好啊,给了我们这么多东西,果然做好事会有好报。”
袁命之嗯了一声,赞同他说的话。
尹璁见他搭腔了,就继续说道:“特别是老大爷和老大娘,好吃好喝地招待了我们那么多天,我都要不好意思继续住下去了。”
袁命之闻言沉吟一番,说:“应该给他们一些银子作为回报的,但是他们不收。”
说到这个,尹璁就冲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嬉皮笑脸地说道:“其实我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在枕头下留了两块碎银,估计一会儿老大娘去收拾我们的床铺就能看到了。”
袁命之哑然道:“还是小璁机灵,我就没想到这个点子。”
尹璁被他一夸,就笑得更欢了,瑟地说道:“那当然,我聪明绝顶,你是不是更加喜欢我了?”
袁命之低低地笑了笑,摇摇头不打算回答他这个问题。
尹璁也不介意,吃完果子将剩下的核往路边草丛一丢,拍拍手加快脚步往前走去,还不忘了催促袁命之说:“走快点走快点,争取在天黑之前找到下一个落脚的地方。”
袁命之看着他欢快的背影,笑了笑,牵着马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他们又走了半个月,终于走到了杭州。看到他们走了差不多一个月,才到杭州的时候,尹璁简直要被自己蠢哭了。他听袁骁说过,扬州到杭州就五六百里,就算赶路,十来天也能走到了,而他却用了一个多月。他这才知道,自己当初没有询问袁命之的意见有多错误,因为他的赌气,他们就绕了好长的路。
知道真相的尹璁那叫个气啊,但是他连赶了几天路,累得已经没有力气跟自己生气了。他驼着背,气喘吁吁地走到一家客栈前,二话不说就走了进去,他今晚说什么都要住客栈,好好休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