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一番心理建设,才重新睁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挂着略带勉强的笑意,伸手抓住孙正德的手,将每一个字掰碎,揉细了,一点一点分析给他听......
良久,孙正德才恍然大悟道:“原来陛下不是让我查流言的真伪,陛下相信九千岁与太后之间清清白白,而是要知道镇安王与太后之间有何其他关联?”
“对!所以遇事要多揣摩,不是旁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多想想话中的含义知道吗?”孙正义松了一口气,还不算无可救药,总算还能听得进话......他强撑着笑意道:“朝中之人都是笑里藏刀,说句话都拐着弯儿。没有一个简单的,你平日里与人相处也不要太没有心眼,知道吗?”
孙正德愣愣地点了点头,显然被吓得不轻,头脑也晕乎乎的,他颤颤巍巍地问道:“哥哥,那我现在要怎么查?”
“这个便交给哥哥吧。”孙正义也很苦恼,要他说,陛下纯粹是没事找事儿,镇安王已经注定了不可能与他争什么,又何必查这种不相干的阴私呢?若是不慎被镇安王发现于已于人都没有半点好处。
不过陛下一心想知道,而父亲也摆明了一心跟随陛下,再加上面前这个傻弟弟,他也无可奈何地将这桩差事接过来。
“这件事你便不要管了,过几日,我告诉你答案。年前,你就不要出门了。”孙正义说着,起身走了出去。
他现在是在心里憋气,郁闷得很,不想再看见这个弟弟,他怕自己维持不住温和有爱的兄长形象做出弑弟之举......
孙正德毫无察觉他的心中所想,反而很高兴,原本以为陛下交代给他的事情会很麻烦,他再傻也知道探查镇安王与太后娘娘的事情必有风险,如今兄长接手了过去,倒是了却了他的担忧。
至于兄长会不会遇到危险,在孙正德心中无所不能的哥哥必定会处置妥当的!
孙正义疾步走到书房,孙志玉还坐在书桌后面,手上翻看着一本书籍。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着孙正义喘着粗气大步走了进来,笑着问道:“跟你弟弟交代清楚了。”
孙正义摇了摇手,端起桌子上的已经凉透了的茶杯一口喝尽,叹息着道:“说什么啊,那个傻小子会错了陛下的意思!”
“哦!”孙志玉惊讶不已,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孙正义没有回答孙志玉的话,而是在他对面坐下,缓了缓气息重新回到以往温润如玉的模样,笑着道:“有流言说九千岁并非真太监,如今看来流言是假,但是九千岁与太后关系亲厚天下皆知,”说着孙正义看着孙志玉的眼睛问道:“父亲,儿子想知道,这是为何?”
“为何九千岁呕心沥血为陛下稳定朝廷?”
“为何九千岁一心一意守护陛下?”
天下人都知道九千岁与太后关系亲密,在太后当年只是三皇子侍妾之时,陆成泽便为三皇子赴汤蹈火,扶持三皇子登基为帝。
当年的侍妾魏氏力压众多贵女,得封皇贵妃,也是陆成泽一力扶持。
就连现在的皇上登基也是陆成泽震慑天下藩王,才能平稳至今。
若非如此那些留言传出时,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会觉得确有可能。
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陆成泽与太后一直往来甚密,却没有人想过为什么。
陆成泽为什么待太后那么好?
为什么对陛下如此忠心耿耿。
一向如此的事情,所有人都习以为常,所以不会有人去想为什么,若非今日孙正义也不会去想为什么。
孙正义看向孙志玉,抱拳作揖道:“还望父亲为儿子解惑。”
孙志玉没有回答,叹了一口气。
良久他摇了摇头道:“先帝之时夺嫡之势何等惊险,你们这些小一辈的不知,可为父如今想来却依然胆战心惊。当年三皇子虽是嫡子,但身体羸弱,相比大皇子与二皇子毫无胜算。”
可是最终登上皇位的人是三皇子......
孙志玉垂眸将手上的书册合上,整齐的放好,悠悠的说道:“三皇子唯一的依仗便是陆成泽!”
当年的陆成泽可是锦衣卫统领兼任镇西大将军,身上有皇宠亦有军功,乃是陛下的心腹重臣,若是按一般人的想法,身居要职权势不缺,绝不会贸然参与党争,只需一心跟着皇上,将来无论谁登基,也依然会重用他。
即便是想要谋取从龙之功,当时的情形看来,无论哪个皇子,也都比汤药不离口的三皇子更有胜算,可是陆成泽偏偏投入了三皇子麾下,为他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将三皇子扶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