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只觉得心里发虚。
但他不能多表现,只得陪在李宿身边,恭恭敬敬送他来到勤政斋门口。
“太子殿下,太孙殿下请见。”杨连唱诵道。
房门从里面打开,年轻的黄门冲李宿行礼,同杨连交换了一个眼神。
李宿目不斜视,抬脚大踏步进入勤政斋。
这里同皇帝在时并无任何不同,即便里面依旧燃的龙涎香也是那个旧日味道,即便已经换了主人,却仿佛什么都没更改。
陈旧、古板,令人窒息。
李宿面色如常,直接来到御案之前,冲太子行礼:“儿臣给父王请安,父王大吉。”
说着,李宿就要跪下。
屋里没有外人,太子也要做戏。
“宿儿不必多礼,赐座。”
李宿起身,便在边上的官帽椅前落座。
他身形挺拔修长,坐姿端正,如玉的面容有着蓬勃朝气,出去这一趟,脸上晒黑了些,却显得更为年轻英俊。
太子那双平淡无波的眼眸,就落在李宿身上。
“宿儿,此番你遇险,为父心中时分担忧,就怕你有个万一,我无法对你祖父交代。”
李宿垂眸道:“是儿子不孝,劳父王担忧。”
太子没觉出他有何不同,淡淡瞥了一眼杨连,又道:“如今回宫,太医都在,若有任何不妥,一定要叫太医勤加问诊。”
太子顿了顿,面容越发慈和:“孤已问过,太医道你肩膀的伤口不日便可痊愈。”
李宿起身行礼:“是,儿子惶恐。”
让父亲为儿子担忧,是为不孝。
太子摆手,让他坐下。
“从毓庆宫来乾元宫,比以前近得多吧。”太子缓缓开口。
李宿心中一松,知道正事这就要提到眼前。
“你也老大不小,”太子道,“也开始娶妃纳妾,毓庆宫是有些狭窄,往后你有了儿子,怕是更住不下。”
住不下,难道还要换一处更大的宫室不成?
这宫里比毓庆宫还大的,只有太子殿下的东宫、皇后娘娘的坤和宫以及……皇帝陛下的乾元宫。
李宿想换,又能换去哪里?
他冲太子拱手,却说:“儿子还年轻,膝下亦无骨肉,也在毓庆宫住惯,便不好让父王为儿子担忧。”
太子垂眸看着他。
那双一向平和的眼眸,此刻带了几分审视:“宿儿,你真的不想换吗?”
第72章 【二合一】那就有劳爱妃……
李宿安静听着李锦昶的话语, 待他说完,才抬起头,冲他淡淡一笑。
他的目光没有看着父亲, 也不会去僭越,只是很平静地说:“若是父王想,那儿臣便想, 若父王不想,儿臣便也不想。”
李锦昶眼眸微闪。
刚刚是他判断失误, 这个儿子确实有不同之处。
具体哪里不同,李锦昶说不上来, 但他很清楚,李宿确实同以前有了明显变化。
难道这就是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
李锦昶没去过多思量到底为何,但李宿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 却取悦了他。
“宿儿,你的太孙之位是父皇亲立, 过宗人府,上奏宗庙,已写入玉碟, 不可更改。”
李锦昶端着慈父的面貌,语重心长道:“为父好, 你便好,你可明白?”
李宿很乖巧:“儿子明白。”
李锦昶看了他几眼,见他眉目平和, 全无以前的戾气,不由又多看他几分。
“男儿大了,还是要出去闯荡, ”李锦昶欣慰道,“这一趟无论遇到何事,你终究是长大了,懂事了,为父很是欣慰。”
李宿也很上道。
“以前是儿子不懂事,还请父王莫要见怪,儿子以后定当努力为父亲分忧,不让父亲过分操劳。”
李锦昶听到这话,捏着笔的手微微一顿,索性放下朱笔,起身行至窗前。
“你是二月二十八的生辰,再过几日便是你的弱冠之礼。”
李宿不喜过生辰,自己也不怎么记得自己的生日,此刻李锦昶突然提起,他才想起确实快到日子了。
此时已是一月末,明日便过了元月,新年结束。
还有一月,他就弱冠成人了。
李宿道:“还是父王惦念儿臣。”
李锦昶顺着纹窗往外看,此刻已是冬末,庭中寒梅含苞待放,带来一片春意。
新年已过,万物更新。
李锦昶突然道:“贵妃娘娘移居皇觉寺,确实不便多打扰,不过她与你毕竟有养育之恩,过些时日你且要去看望娘娘,以全娘娘一片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