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娇娘(锦宫春浓)_作者:鹊上心头(320)

2021-05-03 鹊上心头

  “殿下大安,恕臣来迟,还请殿下责罚。”

  邓愈拱手行礼,态度倒是不卑不亢。

  李宿背对着他站在大堂门前,抬头仰望门外金乌。

  春日依稀的阳光洒在脸上,暖暖抚慰人心。

  李宿突然问:“邓大人,你喜欢什么样的天光?”

  太孙殿下没叫起,邓愈就拱手弯腰静立,安静听言。

  听到李宿如此问,邓愈沉默片刻,道:“回禀殿下,世人皆爱晴日,臣是俗人,亦爱天光晴朗,四季清和。”

  李宿轻声笑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如同孤舟,飘荡在云海间。

  “邓大人的话孤很赞同,孤亦是俗人。”

  邓愈垂下眼眸,双手抱紧,全身都紧绷起来。

  李宿说完这句,就不再多言。

  他好似很久未曾看到这朗朗乾坤,此刻偏要欣赏个够,不肯离去。

  邓愈额头渐渐有了汗。

  似乎一盏茶冷,邓愈才低声道:“殿下可是问点兵之事。”

  片刻之后,李宿又笑了。

  “点兵哪里是大事,同邓大人谈一谈,才是大事。”

  邓愈心中微叹:“殿下,恕臣愚钝,不知殿下此行为何。”

  李宿长袖一甩,打出一道凌厉的冷风。

  他回过神来,淡淡看向邓愈:“邓爱卿,可知皇妹之喜?皇妹如今已是公主之尊,令郎恐怕只得抱憾。”

  邓愈低头躬身,态度诚恳:“是,臣本也觉自家身份地位,不可玷污公主尊荣。”

  李宿看他言辞恳切,便明白他依旧是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将军。

  凭一举之力死守汉阳关,未叫北漠铁骑踏入中原半步。

  他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李锦昶这样肆意拉拢,对于他来说皆是辱没。

  李宿伸手,轻轻扶了他一把。

  “邓大人,孤年轻气盛,不如长辈仁德,却最知忠义二字,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尽。”

  “邓大人之高义,令孤十分佩服。孤绝不会做枉顾忠良之事。”

  言下之意,他是不赞同邓旻言尚公主的。

  邓愈微微松了口气,这位曾经暴戾吓人的太孙殿下,不知从何时起,慢慢变得礼贤下士,文质彬彬,对待任何人都客气有礼,端方持重。

  人人都说太孙殿下遭逢大难,绝处逢生,自是逢凶化吉,从此性情大变,未来可期。

  但邓愈却不这样认为。

  他领兵多年,能分得清什么是狗什么是狼。

  太孙殿下眼眸中的血色从未消退,他脸上笑容多了,可眼中的杀气却更重。

  太孙如此言,很清晰告诉他,他不会拉邓家下水,不会如同太子一般百般逼迫。

  邓愈利落跪倒在地,拱手行礼:“多谢殿下。”

  李宿低头,笑着看向他。

  他背对着光,面容隐藏在黑暗里,让人看不清眉眼。

  但他的声音,却稳稳传来。

  “邓大人,大褚百年繁荣,几经更迭,如今除云霞七州,四海皆生平,”李宿声音微凉,“盛京之中,花团锦簇、雕梁画柱,最是人间极乐。”

  “孤不想有朝一日,繁华落尽,山河凋零。”

  邓愈额头冷汗滴滴滑落。

  “殿下所言,皆臣之心愿。”

  李宿但笑出声:“甚好。”

  “所以邓大人,这盛京繁华,还得靠忠臣守护,这大褚山河,也须能臣鼎力。”

  “无论花主为谁,且都不忘忠义二字,也莫要忘记黎民众生。”

  李宿这话说得意味深长。

  邓愈深吸口气,缓缓大拜在地,恭恭敬敬给他磕了一个头。

  “邓爱卿,孤就当你是听懂了。”

  邓愈跪在原地,未曾起身,沉声道:“臣明白。”

  李宿转身,缓缓外行。

  “明白就好。”

  待到李宿仪仗驶离九城兵马司,邓愈才缓缓起身。

  他踉跄一下,往后倒退两步,歪歪斜斜坐在椅子上。

  邓愈这一辈子杀过多少人,他自己都数不清,他面对李锦昶从不紧张,也从不会害怕。

  但面对李宿,却有种说不出的心惊肉跳。

  浓重的血味扑面而来,让他不自觉想要臣服。

  这种感觉,跟早年的洪恩帝有些像,却更残忍暴戾。

  他还是他,从来没变过。

  邓愈深吸口气,自己灌了一壶茶,然后才开始慢慢回忆李宿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说了那么多,点了那么多,最要紧的是最后那一句。

  无论花主为谁,且都不忘忠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