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为宗室,弑杀嫡皇子,你那自称嫡长的老哥哥正好有了借口,削你的王藩,撤你的兵权!”
“若京城发了裁撤你的旨意,只要你愿意裂土,咱北疆十万大军也都肯跟着你单干!”
“但你能吗?你能吗?你姓赵的!我还不知道你!你生是大周的人,死是大周的死人!赵钧!你这辈子,是不可能叛出大周的!死心吧你!”
赵王的牙咬了又咬,咬得英武的面庞都变了形。
最终猛地一推,将大将推个趔趄,转身就走。
大将站稳了,看他消失,吐出长长的一口气,弯腰捡起了自己的长刀扛在肩上,又捡起了赵王的长刀扛在另一边肩上,扛着两柄长刀咧开了嘴笑:“走了!回家了!”
众将士都兴奋起来:“回家!回家了!”
“哎,等等!”大将又道,“再去吃回大户!这上京一趟,不能空手回去!”
众人轰然称是。
代王九死一生,胆都吓裂了。
他上京本是来抢大位,处理赵王本来只是捎带手的事。万想不到如今本末颠倒,别说大位了,性命都堪忧。赵王就是个疯子!不抢大位,一直咬着他不放!
疯子疯子疯子!
人怎么能跟疯子对着干,代王都决定撤兵回山西老巢保命了,北疆胡虏异动、赵王将要撤兵北归的消息传了来。
代王真实地迷惑了。
“他为什么回去?”他真诚发问。
赵王把他六万人都打残了,襄王的四万人又算什么。他若再从北疆多拉些人来,大位落入谁手还未可知。
他,为什么这时候要回去了?
山西诸将面面相觑,竟不知道该怎么给代王解释。都是姓赵的,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赵王受命先帝,镇守北疆,防御胡虏南下,守护着整个中原的安危。
他在这个时候弃了京城,弃了大位之争,毅然率大军北归,自然是为了——
守土啊!
第81章
其实比起来,襄王实在比代王强很多,起码阁老们心里已经是这么想了。
至少襄王能理解赵王为什么要北归,他只是不敢相信真有人会作出这样的抉择,但起码没像代王那样问出那么蠢的问题。他小心求证:“真的?”
阁老们无奈,告诉他:“真的。”
“赵王戍守北疆,一直兢兢业业。”阁老们告诉他,“他的战功,监察院都摸过底,都是实打实的,不曾虚报过。”
便是景顺帝这种寡恩多疑之人,都坚信赵王这个儿子是天赐将星,专门来助他千年万年的。
赵王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只这份忠诚,是对谁,或者对什么,就难说了。
“只……”他们说。
“只什么?”襄王着急发问。
阁老们便把赵王提的要求都说了。赵王这回要的有点多。
襄王向来豪阔,摆手说:“给他,给他!北疆军情最急,别耽误了!让赵王弟赶紧回去。”
阁老们袖起了手,一个个仰着脖子看着描金的天花顶:“夏税过不来,没钱,没粮。”
襄王一噎,恼火道:“存粮呢?四大仓呢?”
阁老们手一摊:“这几个月为了平抑粮价,都放出去了。山东都司和北平都司又各划走一批,夏税跟不上,国库要空了。”
襄王更恼火,因为这个局面,恰是他造成的。原就是为了防备大位争到最后,不得不动刀兵,可不能让南方的粮,入了敌军的口袋里成了军粮。
只到现在,他驱虎吞狼,使着赵王和代王捉对厮杀,一直很顺利,还没用到自己亲自下场。
但现在为了送瘟神,他也顾不得了,豪气地一挥手:“孤先垫上,给他!”
阁老们高兴地答应了。虽然襄王说的是“垫上”,但阁老们就没打算还。谁叫这肥厮卡住南北通路,掐住朝廷的脖子呢。
这一次兵部给赵王钱粮,可比先前给山东都司、北平都司爽快得多了。毕竟是慷襄王之慨。
只襄王又发愁一个事——按理和按礼,他都该去送送赵王的。但,襄王不敢!
赵王把代王打成一个什么鬼样子,襄王太清楚了。如今代王吓破了胆,军队又遭受重创,赵王领兵北归,大位之争几乎已经没有悬念了,就该是他了!
可如果赵王所谓北归纯是计呢?
如果赵王就是为了诱他出城呢?
到时候把他一抓,一杀,大位就易主了!
襄王前思后想,还是不肯亲自去送赵王。他点了世子:“我这几日腰背酸痛,明日你去替我送送你赵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