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心头朱砂痣_作者:袖侧(287)

2021-05-06 袖侧

  令太子大开了眼界,才知道原来官场上有这许多生钱的法子。

  只太子觉得自己拿钱拿得有度,不会影响大事。他到底过去在湖广过闲散富贵日子过得多了,对官场认知还不够深。

  最上面的人都伸手了,下面的人哪可能清廉自守?一层层的手伸出,一层层刮油水。

  终于元兴三年,赵王拿到这批军甲后,上的不是谢表,简直就是骂表,把京城上上下下骂了个狗血淋头。

  元兴帝叫这个能打善战的弟弟骂得灰头土脸。感觉吐沫星子都蹦出了纸面,啐到自己脸上来了。

  本来是个叫太子露脸的事,不想办成了一个丢脸的事,元兴帝恼火极了。他把太子叫到跟前大骂了一通。

  太子虽也认错了,却道:“赵王手握重兵,万一有了异心,带兵打到京城可怎么办。京军三大营虽精锐,可北疆军……您自己也看到过了。真要给他厉兵秣马吗?”

  北疆军追着山西卫军打了三个月,愣是把山西卫军都逼出了些样子,湖广卫军险些败了。元兴帝还记忆深刻。

  他闻言不禁犹豫了。

  齐王赵烺得知了元兴帝的犹疑顾虑,却专门去对元兴帝说:“赵王叔要有那个心,根本就不会北归。不,他早该带着大军直接南下,先夺取京城,坐了大位,哪怕北疆失些领土呢,先坐了大位再整顿边军、卫军北伐,夺回来就是。以北疆军的骁勇,完全可以做得到。”

  “皇祖父对诸王苛刻猜疑,都不曾对赵王叔猜疑过,便因赵王叔是天定的将星。”

  “父皇才是帝星,将星帝星,原该交映生辉,在史册上留一曲佳话的。”


  “赵王叔当初走的时候,让儿臣转告给父皇的话,父皇可还记得?”

  “赵王叔说,至高位者,必须明白这一点。赵王叔对父皇满心期待,父皇也请别辜负了赵王叔的一片心。”

  “父皇!”

  元兴帝抚摸金座的扶手许久,叹道:“赵王弟说得对,坐在这个位子上,不能蝇营狗苟。唉……”

  最后这一声叹,叹的是长子身为一国储君,却没有至高位者的眼界。

  这个事必须给赵王一个交代。内阁也十分恼火,因北疆实是国门,北疆若失守,胡虏能直接打到京城墙下来。从前京城就因为这个,曾经差点迁都。

  只这个事,该给谁来办?

  若在景顺朝,钦定的案子,毫无疑问就都给牛贵来办了。

  元兴帝却犹豫了。

  他是极喜欢牛贵的,但内心深处,也始终存在着一分对牛贵的畏惧。他得了牛贵这柄刀,有一种获得了父亲的力量的成就感,但同时也知道,这柄刀太锋利了,不好驾驭。

  牛贵能把一个案子办成多大的滔天大案,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只怕这个事交给牛贵来办,最后会无法收场,伤及太子。

  元兴帝犹豫许久,最终给了赵烺一道手谕。

  “你来办这个案子,你素来机敏会办事,记得要办得漂亮些,给你赵王叔一个交代。”他谆谆叮嘱,“但把你大哥择出来。老四,你把这事办好了,你大哥自会感激你。以后爹不在了,你日子好过。”

  赵烺心情非常复杂。

  跟景顺帝比起来,元兴帝真的是个好爹了。他还是希望儿子们都能和和睦睦,都能善终的。

  只大家都走到这一步了,金座就在眼前,谁能放弃得了呢?

  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齐王府,把手谕给了霍决:“我们办得漂亮些,给赵王叔一个交代。”

  手谕裱着明黄色的祥云纹绫锦,因是下给亲王的旨意,用的是玉轴。每一处精致的细节,都代表着权力。

  霍决将手谕卷起来,握在手中,抬起眼。

  “是。”



第122章

  元兴三年,京城的人认识了一个新的名字——齐王府永平。

  齐王府的永平拿着皇帝的谕旨,代齐王奉旨办案。

  这个人手段酷烈,不亚于监察院。他从下面开始着手,一路往上掀,最终把兵部侍郎、工部侍郎都掀落了马,下了刑部的大狱。兵部尚书眼看着不好,自己先上表求致仕。元兴帝给了他一个体面,许他致仕了。

  内阁便空了一个位子。

  对于经历过许多次腥风血雨的京城来说,这次的事情其实还不算什么,顶多一场小风暴。因波及进去的都是相关的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齐王做事有度,没有牵连无辜。”

  但即便这样,刑部的大狱基本上都满了,弄到最后赵烺都有点不安,跟霍决说:“要不然……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