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和温蕙作别后,原就该大家各回各家的,不想夫人们却有志一同地一起跟去了宋家,七嘴八舌地追问宋夫人怎地竟与霍决夫妇相识。
“不算相识。”宋夫人解释了自己为温蕙作全福人的事。
当时监察院的人找上来,把她和丈夫吓坏了,事前事后,都没敢声张。
妇人们今天竟然与监察院都督霍决说上了话,也算是一趟奇遇了,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听说宋夫人竟然参加了霍都督的婚礼,按捺不住好奇使劲地打听那个从不露脸的霍夫人。
平时都听说了,霍夫人出行会戴着面衣,今日里是亲眼见到了。
天热了,也下过几场雨,夏天里没有那么大风沙了,监察院的人都不戴面衣了,霍都督也没戴,独霍夫人还戴着,只看到一双水亮眼睛,看不到脸。
太可惜了。
宋夫人只道:“是个美人。”
那当然,大太监们娶妻,哪个娶的不是美人。
大家想知道的是霍夫人到底是什么人。宋夫人瞪眼睛:“我怎么知道。要不,下次遇到霍都督两口子,你们上去问问?”
大家:“切~”
只有人道:“看眼睛就挺美的,可惜嫁给了内官。”
在外地,常有人用“阉人”这个词,在京城,可没人敢用。京城的阉人太多了,怕一个不小心被听了去,都说“内官”。
这口子一开,妇人们便纷纷对霍夫人抱起了同情怜悯的态度。你一句我一句地同情温蕙。
因她们都是文官的夫人,都是进士妻子。
士农工商,士在第一位。看温蕙,虽然权势、财富上比不过,可心理上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只宋夫人想,可怜吗?
霍夫人骑着一匹千金难求的御赐的大宛宝马,每日里到城外跑马,霍都督若无事,便常陪着她一起。
阉人虽然腌臜恶心了些,但人的日子啊,都是冷暖自知的。
好不好,都要自己觉得才是。旁人觉得的,不算数。
宋夫人想起今日里温蕙跟她打招呼时的眼睛,欣慰地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浪淘沙》(最怕问初衷)
摘自网络,未搜到作者,亦不知是古作今作。侵删。
第191章
温蕙一路上没说话。
到了家里,霍决问:“怎么了?”
温蕙问:“我是不是给宋夫人添麻烦了?”
“不是麻烦。”霍决道,“只是畏惧而已。他们都怕我,也畏惧监察院。”
温蕙无奈道:“原只是看到了,想过去打个招呼。”
见宋夫人还要排很久的队,也的确是想直接带她进城。只后面看到旁人的反应,才意识到大家其实并不情愿与她同行。
霍决道:“你若喜欢宋夫人,我叫她过来走动。”
“别乱来。”温蕙嗔道,“我和她差着年纪呢,她和我娘也差不多了,哪有什么话好说。只是见着认识的人,觉得不打招呼失了礼。”
温蕙一直并不出门应酬,但她看到宋夫人的时候,还是没多想,本能地就过去打招呼。
因宋夫人实是除了霍决兄弟之外,她在京城唯一一个称得上“认识”的人了。
人生于人群中,果然是没办法脱离于众人,独活于世的。
过了几日,有两位夫人联袂来拜访温蕙。
她们是提前下了帖子的,温蕙在家里招待了她们。
大家的年纪差不多,身份也差不多——她们两人的丈夫都是当朝的四品太监。
大周立国之初,便定下规矩,内官官不过四品。后来建立了监察院,才破了这个规矩,监察院提督官拜三品。
因此内官之妻中,以温蕙的身份最高。
“早想来拜见夫人。”她们道,“只夫人一直不露面,我们也不敢冒然唐突。”
怎么现在又突然来了呢。温蕙心知肚明。
这二人,一位是宫人出身,自家是京畿良家女,另一位却是商人女。
她们原是听说霍夫人是小门小户出身,还以为与自家差不多的,谁知道见了不是那么回事。
离开霍府之后,两人回到各自家里,等到夫君出宫,告诉他们:“瞅着像大家出身的。她人很好,只我们跟她……不大合得来。”
夫君们责怪:“都是妇人,怎么就谈不来。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就做不好。”
二人有苦难言。
合不合得来这种事,岂是强求得来的。
“你是不是强迫人家了?”帐中,温蕙趴在霍决结实的背上,懒洋洋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