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剑行_作者:姬诺(196)

  难道,他对公羊月生出什么非分之想,因而失言?

  看他脸上血色尽失,双鲤以为人已悟到精髓,只是没说破,便拍着他手臂,一副小大人模样,沉声:“你知道就行,心照不宣!不要往心里去,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都懂,人之常情嘛!”

  赶在公羊月发火前,双鲤意识到功成则该身退,于是竖了竖大拇指,转头溜走。

  “人之常情?”

  晁晨心想不妙,走到公羊月身前,艰难开口:“昨晚的话,你……你不要当真,我……其实我……”

  公羊月狐疑:“你什么你?”

  昨夜晁晨睡死过去后,公羊月便和双鲤换去晁晨的屋子夜谈鬼剑之事,牵扯到公羊迟,自是不能不管,但圣物失窃要查,玄之夺信也要查,公羊月正为人无三头六臂□□而烦扰,看身前的人不知道吞吞吐吐又在瞎琢磨什么,顿时很不耐烦。

  适才不过顺嘴气话,留下也只是想盯着双鲤怕她打胡乱讲,眼下那丫头都走了,没有留的道理。

  晁晨看他要走,伸手将人拉住。

  可说什么呢?

  “你的心思,我都懂,不必多言。”公羊月甩开人。

  “你不懂!”晁晨大声说,院里的人都回头来看,表情古怪。他只能匆匆扔下一句“等时机合适,我会好好解释”,而后低头匆匆离开。

  乔岷和崔叹凤从远处走来,后者不由对公羊月调侃道:“你一大早抢我幕离,就是为了演这一出,这什么?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还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注)”

  “都不是,是吃错药。”公羊月踹门而入。

  

  玄之道长西北上敦煌,却不知是打蜀郡经由金牛道过剑门,还是往西蜀翻山,经陇南以西翻山往西平亭。几人一合计,决议先借所谓“闻达翁的消息渠道”,给繁兮去个信,游说她在敦煌帮忙拦截。

  想法是好,只是不知能否成功,双鲤找了个庙宇,按往常求消息那般将一应物什纸条全放在案台上。只是这次,公羊月临时有交代,便上山去寻,双鲤听见他的呼唤,心虚去接,说得嘴皮发麻,才将人给送下去,等她回庙中补漏时,撞见一道黑影。

  黑影打屋后翻去,转眼不知所踪。

  那是个人!

  双鲤匆忙进庙,发现案台上的东西果真悉数被带走。她心里越发不安,如果真是人,那这些人是如何找到她,又如何不被公羊月发现?搜罗消息绝不是随便几人就能办到,可若真有那么庞杂的组织,为何江湖上又并无半点风声?

  想到叶子刀倚靠玉盘上的手脚追踪他们到敦煌,叫她不由细思极恐。

  是靠那颗孕蝶宝珠吗?

  双鲤两手搓弄,来回踱步。

  不过,这五年来既没出过差错,又没出过乱子,若真有事,也早该牵扯出来,也许这些人只是因为当初可怜她和公羊月在雀儿山吃不起饭,才施以援手,又恰巧看自己精于谋财,才借机利用她在明处揽生意,只要闻达翁的名头在,就不愁没钱。

  可是谁都没有见过真的闻达翁,换谁不可,为什么一定是她?

  难道是跟自己的身世有关?

  双鲤恐惧加深,以前无事则罢,而今怪事频生,又有敌人窥伺在侧,只怕得找个机会试一试那些“隐形人”的底。

  试一试他们究竟来自何方,又为何甘心替自己办事。

  

  不论翻山还是闯剑门,打成都北出,都需要经由绵竹周转,鸿雁传书已妥帖,而今五人能做的,便是继续追击,顺便查一查那鬼剑。行路不过一日,正所谓冤家路窄,好巧不巧搁路上与方婧三人狭路相逢。

  方婧失了剑,又无饮酒,虽然看到公羊月时一副恨不得扑上去将人咬死的模样,但也止步于喜形于色。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倒也相安无事。

  也不知公羊月是否故意恶心人,他五人脚力好,第二日便该赶超日行五六十里的村民,但他偏偏和方婧等人保持一致。

  至第三日并路,一同抵达绵竹城下。

  绵竹县建制已久,藏于深山,傍于绵水,该是人杰地灵,世外升平,但自汉兴平年间遭逢火患焚城后,两百年来多有不平,汉末兵家必争,屡遭践踏,永嘉之乱后,蜀中几度易主,安生个几十年,又得推翻重建。

  如今的倒并非新城,张育归晋,秦军追截,逃至绵竹无援军相救,兵力全歼,但在那一场哗变开城风波里,城池和百姓都奇迹般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