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悠然_作者:春温一笑(324)

2021-05-16 春温一笑


  “依然姑娘,您慢点儿。”小丫头的声音传过来,卢二精神一振。只见一名妙龄女子迎面走来,卢二不敢正面看,只俯身行礼,女子也行礼如仪。


  卢二偷偷瞥了一眼,身礀眉目,确是和嫣然有些相似,只是苗条白皙很多,也沉静很多。卢二即定了主意,“我回去即谴媒求婚。”


  女子沉默良久,福了福身,“感君盛情。”却似有迟疑之色。卢二奇道“有何事?”女子沉吟道“有三件事,请君细思。一则,我是外室女出身,寒微了些;再则,我,我是嫁过人的……”


  至此卢二也有些诧异,这可是从未听说过。女子低声道“我爹爹那时在京城,久不回来,我娘亲便将我,将我许了人……谁知遇人不淑,日子过不下去,只好又回到娘亲处。这事,我爹爹也好,义父也好,统统不知。”


  卢二听得她娓娓道来,从容镇定,声音虽略有些沙哑,却极是动听,心神一荡,道“你嫁过,我娶过,倒也公平。”


  女子怔了怔,郑重福身谢过,卢二低声问“那第三件事,是什么?”女子狐疑半晌,方开口,“鬼神之事,公子可信?”


  “敬鬼神而远之。”卢二正色答。


  “我曾做过一个梦,便是在我走投无路想寻死之时,做过那个梦。梦中我到了鬼门关,遇到一位和我极相似的女子,便是嫣然姐姐。她说要随祖母去,却放心不下义父,也放心不下……放心不下夫君,要我蘀她孝顺义父,要我蘀她……”女子羞涩得说不下去了。


  卢二听得亡妻如此情深,落下泪来,“嫣然她,真傻。”祖母,比父亲和夫婿更重要?女子劝道“莫如此。也许不是她傻,而是祖母舍不得她,要带了她去。”


  卢二连连点头,“极是!我也觉得嫣然是被老太太硬带了去!她临去前,天天都高兴得狠!”一点不像要殉祖母的样子。


  卢二此时什么都想通了:嫣然小孩子气,发现了好玩的事,日日很高兴;老太太在天有灵,见自己才去嫣然便这样,生气拘了她同赴阴曹;嫣然舍不得岳父,舍不得自己,托族妹在岳父跟前尽孝,托族妹照看自己。


  “我定会珍惜你,珍惜嫣然这份心意!”卢二很快做了决定,“你嫁过人的事,可还有人知道?”


  女子摇头,“我娘亲已是病故了。那人本是外地的,单身在此,前些时日也没了。再没人知道的。”


  “如此甚好。”卢二大喜,“此事便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再不会告诉第三个人。


  女子泪光莹莹看了眼卢二,深深万福,默默离去。卢二见她举止有度,沉稳雍容,心下大慰:嫣然好归好,终是略嫌轻浮,不够稳重,这位孟依然姑娘,出身虽不高贵,一举手一投足尽是大家风范,将来定是位贤内助。


  当晚卢二就寻到孟赉书房,郑重求婚。孟赉温和道“你先回京禀明令尊令堂,若有意,请官媒过来罢。”卢二长揖到地“是!”次日即辞行回京了,过了一个月,京中有官媒到来,两家正式订下亲事。



  孟依然已是把自己当日所说所做,一字不拉报给孟赉。孟赉颔首,“依儿大有长进。如此,我死也瞑目了。”




  作者有话要说:“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出自《诗经?小雅?大田》。秉,把,捆扎成束的禾把。在农田丰收时,故意留下些农作物不收,“那儿散下几束禾,这儿掉下几颗穗”,为什么呢?接下来的一句很感人,“伊寡妇之利”,让那些生活无着的人去捡。


  这种宅心仁厚,读来令人感动,中华民族一向就是这么温和的民族,一向有恻隐之心。





  140温温恭人(终章上)


  两年后,暮春时节。泰安到京城的官道上,一辆外表朴实内里舒适的大马车悠悠闲闲晃着,车里已换上吉服、盛装打扮的钟氏抱怨,“这么慢。”她是恨不得长了翅膀,快点飞回京城,快点见到儿女和孙子孙女。


  她对面的孟赉依旧是素衣素服,此时正斜倚在榻上假寐。听到钟氏的话他睁开眼睛,自嘲的说道“慢点好。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可是经不起颠簸了,太太便陪我消消停停回罢。”钟氏见丈夫神色和悦,也不烦了,“那老爷陪我说说话罢。”要不这一路上,闷也闷死。


  “好啊。”孟赉一口答应。钟氏便兴冲冲讲起京中的儿女,“欣儿又生了个大胖小子,总算有儿子了,放心了!”“宣儿说,英哥儿华哥儿都开蒙了,读书读的可好了。”总之都是好事,兴奋过后钟氏又下气的说道“那时我说把好姐儿留下罢,老爷偏让他们带回京城。这不,剩咱们两个孤孤单单的,身边连个孩子也没有,多冷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