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陛下派来的太监们又开始磕头哀求:
“随着奴才们去皇宫吧……”
“陛下心中担心你啊,乡君……”
像是一瞬间找到了希望,洛长安愣愣的抬起头,外面一声声的都在喊着乡君,是……她是陛下亲自封的乡君,她有封号有品级。
就算珩哥哥如今不要她,她依旧……依旧是尊贵的。
“我去!”喉咙里一阵沙哑,她疼得浑身发颤,却还是忍不住的开口。她将恒亲王的话抛弃耳边,毕竟这一国之主,天下最尊贵的男人都站在她身后。
没有任何人能抵御住这样的诱惑。
书房的门打开,传来一道嘎吱的声响。
庄牧走上前来,小声儿道:“殿下,大小姐跟着的内务府的人入宫了。”陈珩坐在书案面前,摩挲着手中的那枚玄玉。
平平无奇的一枚玉佩,庄牧却是不敢细瞧。
听了庄牧的话,他面上却是没半点的意外,将手中的玉佩放了下来,淡淡道:“将她的东西都搬出去。”
庄牧点着头:“大小姐的东西都搬走了。”
“从今以后,恒亲王府再也没有大小姐。”窗外的雪停了,融化后露出了柳树上的枝条,陈珩将目光收回来,淡淡道:
“将柳树都挪走,换成……”
那夜,清风里,梅树下,她拎着灯笼拿着梅花朝他缓缓走来。
余下的几个字仿若带着眷恋,呼吸都不由自主的轻缓了一些,下垂着的眼神克制又温柔:“换成梅花。”
他的王府会种满梅花,日日等待,总有一天会等到它的主人。
第161章 杏仁你还喜欢吗
大雪接连下了好几日,等快腊八的时候总算是放了晴。
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东宫上下才渐渐有了年味。前段时日东宫上下因着陆家被责罚流放的事闹了好长一段时日。
陆家在京都称得上是‘陆半朝’三个字,陆家出了一个皇后,又出了个太子妃。这么些年来,东宫无子嗣,太子妃入东宫八年无子,却依旧是能稳坐太子妃的宝座。
根基太深,在京都的地位可谓是难以撼动。
如今,陆家三房被撤职流放,这么些年,陆家头一次受到了重创。毕竟是血亲,三房受损陆家这下可谓是少了一个臂力。
太子妃很是低迷了一阵子。
玉笙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关在合欢殿中一直没出去,时间一长,又恰逢年关,姜承徽的死众人渐渐的都给忘了。
虽然人不是玉笙杀的,但流言蜚语毕竟惹人厌烦。
如今,事情一旦被人忘记,玉笙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指望殿下去查,姜承徽头七都不知过了多久了,入土为安了也没消息。
太子这段时日太忙,一连好几日都没回东宫,连着玉笙都好久没见到人。冬日里犯困,玉笙坐在窗棂下,对着窗外的雪无聊得想打哈欠。
“这化雪的时候可当真儿是冷。”人刚要睡着,三七便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她一向是活蹦乱跳的,因为要过年了头上扎了两个红绸带一边一个格外的喜庆。
“奴才刚出去一趟,这浑身都要冻僵了。”她边说着边上前来。将手中刚摘的红梅插在花瓶中,这红梅是刚出去摘的,开得最是娇艳。
玉笙打起精神瞧了一眼,问:“又去了冷香园?”她这院子的红梅可没开得这样好的。三七点头,将手中的食盒打开。
“这两日御膳房的在熬腊八粥,这东西往常也不喝,主子先尝个鲜?”后日才是腊八节,这几日的御膳房的有空就在试着熬。
旁人可拿不到这样的,可合欢殿受宠,三七又机灵,腊八还没到呢,玉笙就尝到了头一份。
“主子尝尝,好喝不好喝。”
玉笙这段时日每日都被要求着吃一碟虾,本她不爱吃甜食,被折磨得是越发的想了,一碗腊八粥被吃得干干净净。
“这腊八粥是用花生、莲子、核桃、杏仁等做的。”三七打开小盅又添了一碗,“送来的小太监说有的还刻成了形状,主子您寻寻看有没有。”
玉笙一听,赶紧去瞧:“还真的有!”
她一双眼睛瞪得老大,腊八粥里的莲子有的被刻成了小鱼,有的刻成了元宝。她边吃边寻,本吃饱的她又吃了小半碗。
“不喝了……”将碗放下,玉笙捂着肚子连连摆手:“真的喝不下了。”
太子都走到门口了,听见这声响轻笑了一声:“吃什么呢。”屋子里,玉笙赶紧抬起头,便见太子殿下带了一大队人马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