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掌中雀飞走了_作者:庄生公子(118)

2021-05-31 庄生公子

  她话音儿的嘲讽让元襄心酸,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到最后只吐出几个字:“不是这样。”

  若他真想与她坠入无间地狱,那大明宫早已兵戈相交,元衡早已身首异处。

  说白了,他不过是疼惜她这一条命,怕她追随元衡而去,这才迟迟不敢动手。

  饶是将这一切说出来,她也不会信,更不会有半分感动,或许还要嘲他一句“自作自受”。

  也对。

  的确是他自作自受。

  咧咧秋风袭来,元襄眼睁睁看着顾菁菁背身离去,如坠冰窟,身和心都伤透了。

  直到元衡火急火燎的走出紫宸殿,他漠然侧过身去,阖眼逼退眸中的盈热。

  那厢帝后像对儿鸳鸯似的聚在一起,元襄却默默站在一边,极力掩饰着哀戚和落寞。

  祁阳王缓缓走到弟弟身边,心知这两人怕是话不投机,叹口气,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而元襄别过头去,不去看他关切疼惜的模样。

  不多时,元衡走到二人面前,客套说道:“三皇叔远道而来,不如今日留在宫中用膳吧。”

  祁阳王瞥了一眼元襄,含笑摇头,“不了,臣跟摄政王随意吃吃就好,待到千秋节再聚一聚吧。”

  说完,与帝后二人拜别。

  待顾菁菁踅身离开时,素来眼尖的祁阳王看到了她耳后的一颗痣,临近发际,朱砂色,小小的,趁着她白瓷般的肌肤,甚是艳丽。

  记忆如滔天洪水般袭来,他遽然想到血雨腥风的那一年——

  漆黑的山林,呼啸的鹰魈,刀剑铮铮,厮杀漫天。

  “别愣了,快走。”

  元襄的催促声揪回了他的神志,他登时清醒过来,阔步追随。

  今日元襄告假半日,在府邸设宴款待兄长,没有同僚,没有舞姬,只有丝竹袅袅,悦耳绕梁。

  虽是颇具雅兴,但与奢阔的王府相比,未免有些清汤寡水了。

  祁阳王纳罕问:“你府上那些绝色佳丽呢?”

  “送人了,她嫌我脏。”

  元襄轻飘飘说了一句,端起手中金螺杯,列酒灼喉,让他微微蹙起眉峰。

  祁阳王愣了少顷,随他一道呷了口酒,目光幽幽望向前方,“十年前,你我在嵇山围剿太子残党,当时你救了一个迷路的小姑娘,可还记得?”



第43章 故人归身不是客

  那一年太子逼宫失败,叛军丢盔卸甲,逃出长安,被禁军赶至嵇山深处。

  嵇山前麓乃是长安外一处风景胜地,每到春日游人如织,赏花踏青好不热闹。而腹里阴森,古木参天,又有妖物野兽频繁出没的传说,鲜少有人往深处走。

  时值傍晚,禁军领到陛下御令。恰逢祁阳王身在长安,便随着弟弟一起外出平叛,与西平侯、顺安伯、英武大将军兵分四路,包围嵇山。

  他与元襄率军自东麓而入,行至一处断崖时受到了叛军的埋伏。元襄肩部中箭坠下山涧,直到翌日清晨他才在下游寻到以碎袍角遮面的弟弟,其身后还背着一个酣然入睡的小姑娘。

  二人汇合后有探人来报,西平侯在南麓发现了叛军踪迹。

  元襄刚及弱冠,正是血气方刚的年岁,当下把小姑娘抛给他照看,兀自率军前去围剿,誓要以牙还牙,让叛军抵偿他身中的一箭。

  祁阳王甚是无奈,只能接管这个不知在哪捡来的小姑娘。

  小姑娘不过十来岁,瘦瘦小小,面上灰扑扑的,全是泥土,样貌没长开,亦看不太真切,单看衣缕倒像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她不会骑马,问她是哪家娘子也不说话。

  祁阳王无奈,只能将她安放在自己身前,和几十名军士赶往与弟弟相约的地点等待。

  许是累极了,小姑娘在颠簸中磕头打盹,很快将脑袋歪在他胳膊上。

  他低头一睇,正正看到了她耳后鲜红欲滴的朱砂痣。

  晌午时分,禁军大捷,元襄归来时小姑娘才在众人的阿谀声中堪堪惊醒。

  她挣扎着从他马上跳下来,小跑到元襄马前,仰头唤了一声“大哥哥”,他这才知道小姑娘不是个哑巴。

  因着有箭伤在身,元襄带着小姑娘先行赶回长安,留下他在嵇山善后。

  本以为弟弟会把小姑娘带回王府,没料到当晚并未发现她的踪影。当时他疲累不堪,再加上局势混乱,自是没有多问。

  一晃将近十年过去了,尘封的记忆适才变得鲜活起来——

  没想到,他们两人还有如此溯源。

  溶溶月色下,祁阳王抿一口酒,心头暗叹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