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了那个假世子_作者:知何许(121)

2021-06-05 知何许

  裴寄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眼神。

  倒是裴安,盯着前面许久,直到答题的考卷发放到桌上,才回过神来。然而这一收心,瞥见卷首的题目,整个人又愣了下来。

  安国全军之道。

  他眼角的余光又忍不住朝裴寄看去,却不料裴寄已经拿起了笔。

  裴寄自然不知道裴安这么关注他,就算知道,大抵也不会分他半分眼神。

  他见到题目的第一念头,有一瞬间的讶然,随即则是了然。

  这一次殿试的题目,果然和前世不同了。

  安国全军?实则在于主战或主和的问题。

  然而就在前不久,端平郡主才前往大狄和亲,这时连送嫁的队伍恐怕都还未出边关。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主和一方的话语权水涨船高,气焰正盛。

  若他没记错,此次监考的主考官杜规平,便是文臣中典型的主和一派。

  毕竟,前世两人还算得上是政敌,在这金銮殿上你来我往,不知交锋了多少回合。可惜这老头子身体不好,每每争论过一回,便要气的喘不上气来,闹得要辞官回乡。

  思绪回笼,裴寄抬眸轻扫了一眼前头正襟危坐的杜相一眼,嘴角浮上几分浅薄的笑意,再垂首,右手已然落笔。

  慎战,而非不战。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裴寄都不主和。

  他长在镇远侯府,虽从未到过战场,自小接触的却大多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蛮夷远在西北边关,地界荒凉,生存环境注定了族人生来嗜血好战。而天启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注定被其虎视眈眈。

  裴寄一贯主张,非战时并非无战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古往今来,一旦朝中长期主和一派占据上风,则必不可少会出现军资短缺,兵户不受重视的情形。一旦蛮夷发难,届时盾不敌矛,后果不堪设想。

  赵元瑜坐在上首,瞧着下面的考生不是眉头紧锁,便是脸色紧绷,个个战战兢兢,写上几笔便要顿住深思。

  目光一转,便瞧见了最前头的裴寄。他还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落笔飞快,洋洋洒洒好似已经写了一大篇。

  赵元瑜起了心思,便径直起身,走下台阶。

  沉沉的脚步声落在殿内,每一步都好似踏在考生的心上,让人屏住呼吸,提心吊胆,既想让着脚步声停在自己身边,又期盼他早些过去。

  裴安自然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其实他回镇远候府后也曾进宫赴宴过一次,当时他刚和裴寄互换身份,圣上还特意点他上前问话,给了赏赐。

  这一次想必圣上对他还有印象,若是他能得圣上青睐,不难将裴寄踩在脚下。

  心里一边想着,手里的笔更是握的极紧。

  脚步声终于停了,停在了自己身边。

  裴安心底一颤,喜不自胜。头垂的更深了些,做出一副奋笔疾书的样子。

  杜相是本届主考官,柳山长与其乃是同窗,两人交情颇深,自然深知对方的政见,而端平郡主一事也不难看出圣上的心思。

  裴安有十足的把握。

  将刚刚的腹稿奋笔疾书尽数写下,裴安松了口气,想要稍稍抬头觑一眼圣上的神色。

  这一抬头,登时目眦尽裂。

  赵元瑜站在裴寄身侧已是看了许久,他没想到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竟有这般远见卓识,那日在谢不允府上,他也只是觉得这小子谈吐不俗,不愧于裴老侯爷这么些年的教养,只是可惜了身世。

  然而今日在这金銮殿上,他看着裴寄洋洋洒洒写下的这一大篇文章,竟奇异的从其中找到了一丝共鸣。

  裴寄能够察觉到头顶传来的注视,神色却是丝毫未动,手下的笔依旧是稳稳当当,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赵元喻发出一声满意的喟叹,点了点头,也不再停留,转首打量四周的考生。

  裴安狰狞的神色还未来得及收回,便这么直直的落入了赵元喻眼中。

  赵元喻顿时想起他和裴寄的关系,遂抬步走了过去。

  裴安此刻已然是心神大乱,他慌忙低头,明明他期盼多时的人正在旁边站着,看着,他握着笔的手却迟迟无法写不出一个字。

  赵元喻先是将其写完的文章一眼掠过,见其文中大肆渲染端平和亲一事,文笔算得上上乘,可其中谄媚之意竟显。又瞧见他如同见了洪水猛兽般战战兢兢的模样,皱了皱眉,自老镇远侯裴勋去后,镇远侯府果然后继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