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李嬷嬷开口道:“夫人如今的字迹,简直与郎君一般无二,若不是老奴一直在此处看着,定以为是夫人来了郎君的帖子过来。”
听得嬷嬷的话,孟妱心里甚至欢喜,这三年来,暖香苑中用的纸都要赶上栖云院了,那一张张一页页上,皆印着与沈谦之极为相像的字迹。
在他外出办差的日子,孟妱总要将他写过的帖子拿来,反复临摹,好似从她手底写出与他一般的字迹,自己便和他更亲密了几分似的。
“真的么?”孟妱停下了笔,抬起头,笑靥如花的问道。
李嬷嬷走去一旁斟茶,道:“老奴还能哄了夫人。”
她端着斟好的热茶,徐徐朝孟妱走来,看着她如戒尺般挺的笔直的腰身,忽而道:“夫人这般模样,瞧着倒颇有几分李姑娘的气韵。”
李大姑娘,肃毅伯之女,李萦,京城中出了名的才女。端庄秀丽,气质如兰。
“夫人……?”李嬷嬷见她接了茶,却怔着出神,低声问了一句。
“怎么?”孟妱骤然回神,将茶盅握在手心,道:“嬷嬷说罢,我听着呢。”
李嬷嬷低叹了一声,似是在回忆着道:“夫人都成婚三载了,若是李姑娘还在,现下怕是连孩子都该有了。那群该死的贼人,当真该千刀万剐了。”
李嬷嬷自顾自的说着,一旁的孟妱已脸色煞白。
“哟,老奴又吓着夫人了罢。忘记大了,反倒时常忆起那些个旧事,絮叨起来了,让夫人又想起那可怖的事儿来了。”李嬷嬷瞧见她脸色不对,忙自悔道。
三年前,李萦被盗贼掳走的那日,正和孟妱约去芝斋茶楼品茶观春景,她还记得,当日孟妱回来时,惊得鬓发凌乱,跑了一路,回府时,裙摆都破了,身上也摔得青红了几处。
“不碍事的,你瞧,我如今不是好好的?”孟妱放下手中的茶,握住了李嬷嬷的手。
李嬷嬷抬手轻抚她头顶的绒发,低声道:“夫人安好,老奴便心满意足了。”
孟妱从嬷嬷怀中仰起小脸儿,道:“嬷嬷,我今日想去李府一趟。”
“嬷嬷,上回我从太后宫中拿回来的牛乳菱粉香糕还有么?想带些去给阿韵。”她继续道。
嬷嬷笑着颔首,“你上回吃的时候,便说李二姑娘定会欢喜,特教我留着呢。”
不一会子,李嬷嬷便将那点心包好了,唤来在门外守着的玉翠,道:“你同夫人一道去李府罢,好生侍候着。”
玉翠欠身应是,随后便出去备了一乘小轿,陪着孟妱往李府去了。
*
每月,孟妱总要往李府去上一次,因着西侧的角门离沈府更近,她也算是李家的亲戚,便不必讲究许多,每回只从西侧的角门进去。
玉翠扶着她往里走着,问道:“怎的今日连守门的人也不见了,可是伯爵府出了什么事?”
孟妱闻言心内一紧,便快步往里走去了,经过穿廊时,瞥见一众人簇着石青色长衣的男子正往外走。
她拉过玉翠的手,几步绕至廊外的假山后,屏住气息。
“夫人,那不是郎君么?”玉翠被她猝不及防的拉至一旁,不解的问道。
第4章 还想同他再看一次。
孟妱倚靠在坚硬的大石上,听着脚步声渐远,才缓缓舒了一口气。
肃毅伯派人寻了李萦整整一年,都未有踪迹,第二年,便在城外给她建了衣冠冢,家中立了牌位。
孟妱不禁咬住了唇中的嫩肉,他大抵是来瞧她的罢。
“是么?我竟没瞧真切,只以为是哪家的外男。”须臾,孟妱回首望向玉翠,扯起一抹笑,轻声回了一句。
“怀仪姐姐。”
须臾,从门首踅回的人群中走过来一个衣着素净的少女,绾着极其简单的发髻,是肃毅伯的二女儿——李韵,去岁方及笄。
“阿韵。”孟妱整了整衣衫,笑着迎上前去。
李韵加快了脚下的步子,扑也似得挽住了孟妱的玉臂,眼眉笑弯弯道:“你们夫妻也是巧,表兄前脚离了李府的门,你后脚便来了,难不成……”她眼眸圆溜溜的转了一圈,“怀仪姐姐是在跟着表兄,恐他在外头藏了人?”
深知阿韵向来性子活泛,只是一句玩笑话,仍是让孟妱窘了脸,一时不知该接什么话了。
李韵见势嗤笑了一声,“这话怀仪姐姐竟也会当真,表兄真是好生冤屈啊,”说着,她将头在孟妱怀里蹭了蹭,瞥见玉翠手中拿着一包东西,忙欣喜道:“这又是给我带的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