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_作者:游目(201)

2021-06-11 游目

  文帝站在殿里,一抬头就瞧见他那哥哥的遗腹子站得笔直,神色不定,而观星大师则围着他,其中一人愤恨地说着什么,周围的人面面相觑,似想说些什么,又不敢直接搭腔。

  文帝皱着眉,问:“发生何事?”

  一年一次祭祀,可不能出现问题。

  蒋玉听了小太监的汇报,抿了抿唇,刚俯身对文帝说道:“九殿下......”

  “报”

  一个穿着盔甲的士兵快速上前,跪到文帝面前,说道:“陛下,倭寇突起,南岸起战了!!!”

  文乐与傅骁玉在南岸待的第三日晚上,号角就吹响了。

  睡梦之中,傅骁玉还没醒,就感觉旁边的位置一空,也就一阵风的功夫,文乐就不见了。

  号角声不停,傅骁玉这才意识到,开战了。

  他快速换了衣服,推开门往外走去。

  文府灯火通明,丫头和小厮们有条不紊地将府里小娃塞地窖里去,还留有干粮,随后拿砖头的拿砖头,拿刀子的拿刀子。

  过路的傅骁玉都被塞了一根烧火棍。

  外头吵闹得很,一点也不像往日平静的三更。

  傅骁玉拿着那根烧火棍往外走去,他知道,他的文乐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外头闹哄哄的一团,文家军穿着的盔甲,帽子上戴着一串红穗子,看着尤为显眼。

  “孩子躲好,门也锁上。”士兵说着,指了指屋子里,吼道,“不用不用!你们躲好就行!”

  士兵被人推了出来,怀里塞着刚刚那男人递给他的一把砍骨刀。

  士兵手里还拿着银枪,突然面前站了穿着文人长袍的俊美男子,对他伸手问:“用不上可以给我吗?”

  作者有话说:

  傅骁玉:刀子不用可以留给有需要的人(有个小读者生日,给她写了个番外梗,放在微博了嘿嘿。@游目目目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来看看,不耽误正式剧情的~啾咪)

第91章

  战火纷飞,狼烟四起。

  南岸的地界随着海岸线分散,十分狭长,不好防御。

  哪怕文长征设置十里一亭,也无济于事。

  倭寇瞅准一个地界攻打,周围的官兵支援还是不支援?

  若是支援,倭寇佯攻,岂不是直接让人从旁边穿城而过。

  若是不支援,倭寇全力攻打,城中百姓如何活命。

  敌暗我明,只能用官兵的命去堆砌城墙。

  文乐站在城墙最高处,手里握着一把长枪。

  倭寇穿着短衣,盔甲也十分轻便。就这半个时辰的功夫,他们就已经攻破了一艘海船,肆意地厮杀上面的官兵,耀武扬威。

  火把一点,直接将文家军的军旗烧破了一个角。

  文乐眼睛一红,往城墙上看,吼道:“来十个水性好的跟我从侧面攻!”

  “攻?咱们、咱们不守吗?”官兵问。

  “守就意味着挨打!”文乐吼道,拿着长枪往那海船上一指,说道,“攻才算得上抗衡!”

  官兵手一抖,喊道:“来十个水性好的,跟着将军!”

  文乐在边关也听惯了少将军称号,这会儿也没觉察出不对来。

  加上文乐十一人,摸下城墙之后,厮杀到了海岸边。

  军营里,文长征与人商量着守城对策,听到战事吃紧的号角声,额头起了青筋,布下战防后,文长征与权峤上了城墙。

  文长征皱着眉,指着那城墙一处薄弱地段,问:“那处怎么少人?”

  厮杀着的士兵空出手来瞧了眼,说:“说是将军带着十个人走了。将军......诶,将军?”

  权峤手一抖,攥住了文长征的手腕。

  文乐。

  家里两个孩子,文钺长得像权峤,不打仗时脱下盔甲,和傅骁玉一般的文人打扮,谁也猜不出他是个砍人跟砍菜差不多的将领。

  文乐年幼时还能瞧上点权峤的影子,越大越像文长征,剑眉星目,下巴也开始长出胡茬子了。

  这黑夜之中,士兵将他认成文长征,也难以怪罪。

  可问题就出在,真正的文乐应该正从陆洲回金林才是,怎么会出现在南岸呢?

  这可是,欺君大罪。

  黑夜之中,文乐带着那十个人悄不声地摸进了海里。

  白玉甲再沉重,水下还是箍得人直往下沉。

  摸到了海船边上,文乐压低声音,说:“调虎离山,你们瞅准机会。”

  说完也不给那十个士兵反应的时间,借力踏着那船底,一个云中梯就飞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