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月_作者:海芋粥(88)

2021-06-18 海芋粥

  皇帝听得敏贵妃话语,果然皱了眉,问穆淮道:“今日本就是为你而设的宴,你若当真瞧上了哪家的姑娘,也是喜事一桩。”

  这便是在试探了。

  穆淮抬眸看向主位上的二人,神色平静:“那位姑娘的确很好,只可惜儿臣已先入为主,错将她看做锦嫣,只怕日后看向她时处处都有锦嫣的影子,还是罢了。”

  皇帝“嗯”了一声,神色松了些许,玩笑道:“若日后晋国使臣来燕,你倒是可以同他说说,让锦嫣过来和亲。”

  穆淮并未顺着这话说下去,而是不动声色地转了话头,说起旁的去了。

  有了这个插曲在,太子妃一事也不了了之,只不过宫宴过后,姜宁灵同晋国那锦嫣公主生得相像一事,便悄悄流传了开。

  只不过鲜少有人知晓,这是四皇子的手笔。

  四皇子得知姜宁灵是姜氏女后,明白自个儿不能明目张胆将她收进府中,否则便会失了父皇宠信,可又放不下那般美色,便故意将姜宁灵同锦嫣相像一事传了出去,这样一来,哪怕有少年郎想向姜府提亲,也得先想一想太子,而待到皇帝作古,那这美人还是得归他。

  毕竟当年锦嫣回晋国时那事,可是人人皆知。

  按说锦嫣不过是晋国送来的质子,待在燕国待够了年岁,便会送还回晋。

  皇帝虽不苛待质子,却也并不上心,一直放在行宫养着,一年里也见不上几回。

  可就在质子将回晋国时,行宫的老嬷嬷却发觉质子是女儿身。

  晋国原说送来的是太子赵恒弥,如今在燕国的却是个假的,还欺瞒了这么多年。

  皇帝自然震怒,当即就要处死这个质子,而后同晋国兴师问罪。正当朝臣都做好了向晋国开战的准备时,却又听闻太子去陛下面前劝说了好几个时辰,终于劝得陛下改了主意,只向晋国问罪,却并不为难这个质子,也不提发兵出征了。

  在这质子被送回晋国的那一天,京中众人纷纷瞧见,他们的太子殿下策马追至城外,将自己腰间的玉佩解下,差人送入了马车里,郑重地同马车中并未露面的质子道别。

  京中人这才明白,太子为何要力劝皇帝,原来是同那假扮太子的锦嫣公主交情匪浅。

  再后来,太子府中陆陆续续收过不少姬妾,却又陆陆续续被赶了出来,也迟迟未纳正妃,不少人猜测,太子定是放不下晋国的锦嫣公主,这才不近女色。

  这样一来,太子为何要顶着皇帝的怒火护下锦嫣,又为何要追至城外送出贴身玉佩,一切便更解释得通了。

  若是太子能继位,只怕会向晋国求娶锦嫣公主为妃,晋国依附燕国已久,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眼下大势未定,太子见不到心上人,而京中有个现成的替代品,焉知太子不会将她收入房中,以解相思?

  京中高门子弟那般多,却还没有一个敢同太子争抢的。

  这样一来,姜宁灵便有意无意地被那些适婚的少年郎避开了。

  而京中有关太子与锦嫣的事情,也被不少人讨论起,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众人知晓太子对锦嫣情深义重,便更无人敢去动这被太子亲口说了同锦嫣相像的姜宁灵。

  虽说后来流言渐渐淡了下去,可姜宁灵还是迟迟未定亲。


  再后来,她当真仗着同锦嫣相像,入宫成了穆淮的皇后。

  姜宁灵思虑许多,想起从前的种种,在榻上辗转了几回,倒也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而晋国来燕的使臣,也离盛京越来越近了。

  晋国的人马在驿站歇了脚,补充了写食物与水后,便又准备启程了。

  临行前的一颗,原本已上了马车的女子又折返回来,将一枚玉佩封做密信,托人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

  锦嫣看着信使策马远去的背影,在心中盘算一阵。

  想来穆淮明日便能再见到这枚玉佩了。



第39章 白玉

  信使策马而去, 马蹄扬起一路尘沙。

  锦嫣一直看着那信使的身影消失在了路的尽头,才转过身去,要再次回到马车里。

  谁知刚一转身就被人拦住, 而后听得一道轻挑的笑声道:“皇姐这是送了什么好东西过去?”

  赵恒弥不知何时来到了她身后, 一双眼紧紧盯着她, 似是要将她一举一动都纳入眼皮底下。

  锦嫣被赵恒弥这粘液一般的目光看得一阵不适,想敷衍两句过去, 又想起这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便简短道:“从前在燕国时就带着的老旧东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