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_作者:董无渊(119)

2021-06-20 董无渊

  腰板挺得很直。

  寿昌伯,岂敢和成郡王相比?


  小厮想了想,愤愤地让了,转头要走,小双儿送了盒糕,如川剧变脸般笑着送客,“小哥儿,这糕点您先吃着,后两日奴给您家公子留最好的位置,到时候直管来。”左顾右盼地看了看,又塞了块儿八折木牌给那小厮,悄声说,“您千万别让人看见...这木牌子紧俏着,这一拿出来,在咱‘时鲜’便是贵客了!”

  小厮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含钏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再转头,钟嬷嬷望着小双儿正欣慰地笑。

  哦。

  师承前浣衣局总管嬷嬷。

  师出名门,家学渊博,家学渊博呀。

  ......

  国子监甲学,晌午时分,夫子收拾起箱笼叫了下学。

  几个纨绔凑在一堆儿,定下晚上去留仙居喝酒。

  张三郎靠在竹椅背上,轻哼一声。

  便有纨绔转头一声“啧”,约上张三郎,“走,下午下了学咱哥儿几个去留仙居好好喝一杯?”

  张三郎扯开嘴角笑了笑,“去留仙居没意思,菜都是老三篇儿。”

  掰手指头数了数,“一个水晶蹄膀,一个金沙虾,一个板栗鹿蹄筋儿,爷闭着眼都能想出那味儿。”

  同是纨绔,这一点倒是能相互理解。

  那纨绔想了想,是这个理儿,“我倒是听说京里冒出一家不错的食肆,劲头正旺,只是每天就招待五桌,不太好定。”看了看四周,“寿昌伯家的老五便吃了个闭门羹。”

  张三郎背一下子挺直了,“嘁”了一声,“那破落户!也配和爷比?!”手往怀兜里一插,掏出一块儿中指般长短的木牌儿,再潇洒地往小厮手里一扔,转头和同窗说话,“食肆叫‘时鲜’是吧?”

  同窗点点头。

  张三郎笑起来,转头跟小厮大喇喇地交代,“去!去跟‘时鲜’的老板娘说一嘴,就说爷今儿个定个桌子。”

  张三郎数了数人头,看徐慨那哥们儿位子空荡荡的,想着这位爷才得了处宅子,必定人忙事多,就不叫他了,“定八个人的大桌!备上爷爱吃的烤羊腿和新出的几款鱼,咱鱼羊凑成个鲜字儿!”

  那纨绔同窗也是勋贵世家出身,姓裴,家中老七,叫他一声裴七郎。

  家里比英国公府稍次第一点儿,是侯爵府的公子。

  不过,能进甲学的,家世都没得挑的——有个叔父正在金吾卫当要职。

  裴老七笑起来,“你别显眼了!甭管公侯伯爵府,人掌柜的摆明了不给面儿的!你这把脸伸过去给人打,疼着呢!”

  张三郎继续一声冷哼,难得地稳住了。

  没一会儿,小厮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汇报情况,“贺掌柜的说了,您直管去!带几个朋友,坐几桌都没关系!先把酒给您温上,一定把场子给您扎严实了!”

  张三郎满意地点点头。

  “啪啪啪”

  裴七郎觉得,自己的脸,怎么有点疼?



第八十四章 叫花鸡

  入夜时分,东堂子胡同尾巴六盏油灯,两盏高挂门廊,两盏斜倚青墙,还剩两盏被磨好的小木岔上,照亮等待翻台的人磕瓜子儿的道路。

  在目光的簇拥下,张三郎为首,带着一溜子人浩浩荡荡地来东堂子胡同,啥话都还没说呢,巷口招待的那双髻小丫头便语笑嫣然地迎了上去,“您来了!里屋坐!给您特意留的大桌儿!酒和菜都备下的,只等您来就端盘上菜!”

  巷道里有不服气的,嚷着,“‘时鲜’出了名的不留座儿不插队,怎么着?一见到英国公家的公子,啥规矩都破了!”

  小双儿提起油灯,把不服气那人的脸照了个透亮。

  张三郎嗤笑一声。

  纨绔也分三六九等,就江家那小子儿,日日出了邀月阁便是怜星楼,懂个屁的吃食!

  排“时鲜”的队,不就是烧个热灶,好在北京纨绔圈里有谈资吗?

  是真来吃东西的吗?

  我呸!

  张三郎正准备说话,身边那小丫头却开口了。

  “食肆开门营的八方客,只因庙小金身瘦,容不了如您一般这么多的大佛,这才劳您等上一等!咱掌柜的,又是油灯又是篝火,又是古法的瓜子儿又是焦炸的焦圈儿,生怕没伺候到位,您在这儿等,掌柜的也急在心里头。”

  小双儿提拎着灯笼,“只是张三爷可是咱这食肆头一位客人!咱掌柜的在宽街摆摊儿卖煎饼时,就承蒙了三爷的照料,您有所不知,咱掌柜的做的一个十文钱煎饼便是张三爷买下的!大家伙儿有贵有贱,可都是在这皇城根下长大的敞亮人儿,都是北京的爷们儿,您说,就冲三爷这份知遇之恩,咱家掌柜的能不备下好酒好菜,好好招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