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_作者:董无渊(217)

2021-06-20 董无渊

  应当是不至于。

  他与三皇子相约“时鲜”用餐,是为贺三皇子亲事大定——定了定远侯许家的嫡长女,据说是位贤良淑德且温文典雅的姑娘,其父许长印如今外放出去,时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驻成都府,是京中功勋世家里难得的实权派,待外放归来,入阁拜相指日可待。

  这事儿本就不太下酒,就这么,他能喝醉?

  噢。

  三皇子自己也拿了两壶酒来,说是自家酒窖酿造的粮食烤酒,虽不辣口,后劲儿却足,他喝时无事,喝完坐在原处却脑子嗡嗡的...

  如今怎么回想,却也无法想起他究竟说了什么。

  徐慨在吏部门口磨了许久,终是沉了沉,转身进了吏部大门。

  他在含钏身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

  无论是伸手帮忙,还是思考,还是单纯地想念...

  这些时间,早已超过,他数年来对某一件事所有的关注。

  三皇子赐婚后,接着应当是大皇子。

  二皇子的婚事还在圣人的考量之中,大皇子之后恐怕就是他。

  封王赐府邸,紧跟着就应当是赐婚。

  赐婚...

  徐慨紧紧抿了抿嘴唇,再低头看手上历年名册,只觉这一个个簪花小字糊成一摊烂账,理也理不开,拆也拆不清,反倒叫人心里堵得慌。

  含钏清早起来睡了个回笼觉后,倒将这些破事甩到了脑后,只觉神清气爽——有些事,只要没说开,就如同生米下锅没开火,闷再久,就两个字儿,没熟!把没熟的事儿翻来覆去地想,烦恼的是自己,烦恼来烦恼去,头发会掉光光的!

  含钏拎着菜篮子,带上小双儿,牵着小乖,哦不,牵着驴,逛东郊集市去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豆麦酱(中)

  说句实在话,东郊集市,含钏当真是熟得不能再熟。

  哪处的瓜甜,哪处的菜好,哪处的肉新鲜,哪处的鸡子是纯正的跑山鸡...

  她真是门儿清,至少能贾老板相较一二。

  越逛越觉得,食材少。

  这个食材少,是有对比的。

  往前在宫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论啥,只要御膳房想要,内务府就四海八荒去采购。

  说要一只红嘴六爪的鸡,内务府可不敢供上绿嘴八爪的鸭子——谁知道是哪宫的贵人发了疯,指名道姓要吃个啥呀?御膳房要东西,开罪得起?

  无论何时,无论天南海北,御膳房的菜篓子什么都有。

  冬天有庐瓜,夏天有萝卜,一年四季都有鱼鲜河鲜海鲜,更有小牛肉、乳鸽、乳鸭...

  唉。

  狐假虎威的日子,可真是怀念呀。

  含钏挑挑拣拣铺子上的笋菜,再看看不远处的菘菜和隔壁摊位的葵菜,心里头叹了叹气,这日日都是这么些食材,她想换方儿做也没法子呀!矮子里面拔高子,挑了一篓子槐叶回去做冷淘吃,一小袋子荞麦仁、一小筐扁豆和三两乌梅,又跟贾老板定了猪蹄膀和羊肩肉。

  含钏一边挑着碗里头的,一边四处打望看着锅里头的,陡然眼神一亮,那日那位卖西湖三潭月莼菜的老伯又出现了!

  含钏过去一瞅。


  嗯。

  平平无奇小黄豆。

  没意思。

  含钏转身想走,却被老伯唤住,“小娘子,您是个识货的,您倒是看看咱这黄豆子是哪里的好东西呀!”

  黄豆而已。

  含钏转过身抓了把黄豆在手里,小双儿探过头来看,“啧”了一声,说道,“比咱们先前在东郊集市上买的豆子要大颗一些。”

  老伯一声“嘁”,“您仔细看看!再闻一闻!别的不敢说,就在这东郊集市,老汉家这豆子必定是最香最大的!”四下瞅了瞅,压低了声音,“看您是老主顾才跟您说,这豆子是山海关以北运过来的好货,走的也是漕帮上供的路子,这都是从内务府扣下的东西——您若不信,满市场转一转,您去看看咱说谎没?谁有这个底气和门路从山海关外运东西到东郊集市来卖?这骡马费、贡品和卖品,到底是两回事儿!”

  这倒是真的。

  宫里头进贡的食材,个头大、颜色鲜亮、味足味正,不存在集市里的菜品时而好时而弱的情况。

  这也很好理解。

  在东郊集市买东西,就是十中选一。

  宫里头用的食材,是百中选一、千中选一。

  以北京城为范畴选食材,和以整个大魏朝为范畴选食材,这能一样吗?

  含钏凑近闻了闻黄豆,一股豆类独有的腥气和清香扑鼻而来,确实比东郊集市其他铺子卖的豆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