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含钏一耸,叹了一声。
这事儿,别提了。
“钟嬷嬷在东郊有块林地。”含钏一边说,一边收账目册子,“如今在收夏天的租子,佃户与田庄的管事起了争执,管事张扬跋扈地打伤了两个佃户,今儿晌午闹到了东家这儿来,钟嬷嬷便想明日启程去东郊看看。我就想着,钟嬷嬷到底年岁大了,一来一回时辰也不短,索性让她好好歇三两日,在庄子上转一转,顺带去庄子旁边耍一圈。”
含钏声音絮絮叨叨的,声音也轻也柔缓,“...正好那庄子旁有处不错的湖泊,泛舟也好、钓鱼也行,钟嬷嬷累了大半辈子,让她好好歇两天吧。”
徐慨点点头,“所以,这账本子就又交到了你手里?”
含钏有点绝望,绝望中又带了点侥幸,侥幸里还暗藏了几分不安,点了点头,“就这两天,账本子也出不了啥大事儿吧?最多不过算错点银子,大不了从我的私房里赔公中嘛。”
徐慨弯唇又笑起来。
他紧赶路慢赶路,一路从天津卫快马加鞭回京,便是为了不失诺。
如今和含钏坐在一处,什么也不做,已觉郁气尽消。
虽都是些家长里短,却让人很舒服。
徐慨伸长了脚往后靠了靠。
若是含钏不赶他,他能在这儿待一夜。
含钏突然想起什么来,“你用过饭了吗?灶屋还留了两只大闸蟹,我拿鸡蛋清养在水缸里的,比你送过来时更肥,要不熬个蟹粉粥?”
徐慨点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含钏身后,进了灶屋。
含钏先拿花雕酒蒸蟹,再掰开蟹壳,用小银勺子将厚厚的蟹黄掏了出来,又手脚麻利地将蟹脚、蟹钳的肉勾了出来,再拿了只紫砂锅呛油放姜片爆香后,放入蟹黄粉和蟹壳。
没一会儿,便传出一阵浓厚的蟹粉鲜香。
徐慨深深吸了口气,笑道,“还是在京里好,可以吃你做的饭。在天津卫,吃凉食、喝冰水,连面都是坨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 蟹肉汤包
含钏正将炒香的蟹壳捞出,转身倒沸水进紫砂锅,听徐慨这样说,不禁“啊?”了一声。
徐慨再不受宠,也是个天潢贵胄吧?
出门当差,怎么能冷饭残羹呀?
身边的人怎么照料的?
含钏蹙了蹙眉。
徐慨见含钏脸色一下子垮下来了,心情顿时大好,抿唇克制住笑意,“也不是甚大事。来京诉职的官员每每挑晌午用餐或傍晚用膳的时候上岸,我接到消息,自然要在码头等候——都是三品以上的一方大吏,我虽是皇子,在此等官员眼里,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儿。”
含钏勉强点点头。
行吧。
人家资历深,活该人家拽。
官场上的事儿,含钏是一点不知道,不知道的便别乱发言,含钏住了口。
徐慨想了想,又道,“这次见到了一个人,对我的态度,倒是超乎我的预料。”
含钏手上将粳米洗净后倒入紫砂锅里,又倒进半壶清水,切了细姜丝一并放入,再盖上紫砂盖子,听水涨饭噗。
在梦里,徐慨从未同她说过这些事儿。
含钏现在想一想,一来或许是想保护她,二来呢,也没必要,同妾室说官场上的是非,不就像对牛弹琴?
含钏笑了笑,其实如今也是对牛弹琴,反正她也听不懂。
只是徐慨对她的态度变了。
挺好的。
徐慨接着说道,“曲贵妃的哥哥任期也到了,回京诉职,见我便送了一只拳头大小的青玉蝉。”
含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是在道谢吗?”
长乐宫淑妃产女,以白爷爷为饵,意在栽赃敬和宫曲贵妃,一箭双雕的计谋又毒又辣,却被徐慨叫上三皇子恪王一顿连消带打,叫坤宁宫龚皇后自食恶果,淑妃平安产下公主晋了夫人的位份,曲贵妃顺势谋了协理六宫的权利...
一定是恪王同自家舅舅说了些什么,那曲大人才会一见徐慨便送了个大礼吧?
含钏笑了笑,“恪王殿下倒是个知恩图报的。”
徐慨抿唇笑了笑,隔了一会儿,见含钏离灶台与明火都远点了,便顺手拿了个木勺,一记闷勺敲在了含钏脑顶门。
含钏被疼得一哆嗦。
嘿哟!
是当她的头配上灶台,就显得特别欠揍吗!?
为啥,只要她的头和灶台同时出现,就一定得挨一记闷勺呀!
白爷爷这么干,她忍了,谁让她是磕头烧香正经拜了师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