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_作者:董无渊(315)

2021-06-20 董无渊

  白爷爷一拍巴掌,很兴奋,站起身来耸了耸肩膀,轻咳了一声,克制了些许情绪后才背着手朝外走。

  第二日,含钏就请城东的那位老秀才写了一整版内容。

  主题浓缩成九个字——“御厨回归,腊月的奇迹”。

  下面就是白爷爷左手拿勺、右手拿长柄刀,双手抱胸的画儿。

  老秀才画得挺传神的,把白爷爷的国字脸、绿豆眼还有五个月的大肚腩,全照实画上去了。

  白爷爷看完,勃然大怒,扬言要去和城东老秀才理论。

  两老头儿,谁倒下,都得讹上含钏。

  含钏琢磨了一下,只好斥五钱银子巨资,去了老秀才隔壁的专司画馆请画师照着白爷爷画了张像。

  画师可能挺紧张的。

  毕竟画中人挺着大肚子,凶神恶煞地站在画师身后指点,哪里该收、哪里该放,这放谁身上谁都紧张。

  在白爷爷的亲身指点下,画报终于出炉。

  小双儿糊在木板子上,又在画儿上蒙了好几层浆糊。待傍晚“时鲜”营业时,将这画连同木板子一并端了出去。

  一晚上,好几个食客都探过来问那画儿是个啥意思,含钏一一解答了,刚一低头,听着一熟悉的声音开口问,“掌柜的,您说这‘御厨回归,腊月的奇迹’是甚?是请来了哪位告老还乡的御厨来镇堂子?那您可真是北京城里头一份儿了!”

  含钏一抬头。

  是那位脸圆圆的老伯。

  老熟人了。

  先前做三拼锅子时,还送了这老伯一只锅子。

  含钏笑眯眯的,“您可真是识货。是是是!食肆邀了一位御厨作指点,他老人家爱上灶,如今告老回乡,这手上功夫也不含糊,便特意每个月辟出两天,单给他老人家备着。”

  含钏递过去一张缩印的画报,详细介绍,“如今只面向在‘时鲜’消费五十两以上的食客开放,谁先登记谁先排号,您是一定有资格的。”

  圆脸老伯笑与不笑,都瞧上去慈眉善目的,看起来叫人很亲切。

  “那烦您将某也记上吧。”圆脸老伯乐呵呵的,“某敝姓...”

  圆脸老伯顿了顿,“某敝姓常。”



第二百二十四章 干煸鱿鱼笋丝(下)

  含钏在书册上工整写下“常爷”二字后,从柜台下掏出一块儿红木小方,双手奉给食客。

  “您的号排在了腊月十五,您到时可携亲朋挚友前来。若携伴超过两人,请您一定提前让小厮捎句话。”含钏笑着,“若是您府上人贵事忙,咱前一天就让人去您府上问一问?”

  圆脸老伯摆摆手,“得嘞,不劳您费心了,一准提前告知。”

  含钏拱手行了个礼,将那老伯目送出厅堂。

  待食肆食客少些了,含钏对着计册的人员和钟嬷嬷合计,看到“常爷”两字儿,闷了闷,嘟囔了一声,“这满北京城,没听说过有特别厉害的常家吧?公侯伯爵府没姓常的,大商贾也没,得势的清流武将也没这姓呀...”

  钟嬷嬷也想了一圈,摇头,“没听说过,宫里头得宠的娘娘里也有姓常的。”

  圆脸老伯的身份,有点神秘。

  照理说,乐意花这么多银子在吃食上的人,家里不可能差。

  不过,这北京城卧虎藏龙的,谁也不能保证对所有人门儿清。

  无论贵与不贵,都是食客。

  含钏顺着往下梳。

  没多久,腊月十五如期而至。

  这是白爷爷头一次郑重其事地登堂亮相。

  “时鲜”里五张桌子都坐满了,静静等待菜品上桌。

  一整桌菜式都是用的白爷爷拿手的川菜系,竹林蒜泥白肉、川北凉粉、过桥抄手、棒棒鸡四凉打头,紧跟着上了红烧鸭卷、清蒸青鳝、鸡蓉豆花、辣子鸡丁、干煸鱿鱼笋丝、哨子千张、粉蒸杂烩、过水鱼八道热菜,另有酸辣虾羹汤、五福鱼丸汤两道汤品。

  含钏今儿个是跑堂的,特意穿了件利索的短打,把厅堂的地龙烧得火热,送了几桌菜,浑身都起了汗。

  站在柜台后,见几桌食客吃得皆惊喜连连。

  含钏这颗心,可算是放下了。

  万一出现御厨出宫水土不服的事儿...

  人不喜欢白爷爷的菜,照那胖老头儿的性子,必定能厥过去。

  含钏挨个儿将用完饭的食客送出了食肆。

  常爷还是独个儿来的。

  含钏笑着帮他打了门厅的布帘,精准无误地拿过一件貂绒大氅递到常爷手中,“...您觉着,今儿个的饭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