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_作者:董无渊(33)

2021-06-20 董无渊

  她还没吃过这小丫头的手艺。

  很好!

  真的很好!

  白师傅擅的是巧宗儿,拿手的菜藏着精巧奇思,俗称料子成就师傅,料子越名贵,白师傅手上功夫越精细。这丫头呈上来的菜,最名贵的不过那条鲥鱼,可最抓人最好吃的确实这道剁椒小排,是充斥着市井灵性的好吃,是抛开了食材用料,单单看这门手艺的好吃。

  这种好吃,很纯粹。

  不曲高和寡,也不阳春白雪。

  透着亲切与乡味,让人很感动...也很想,立刻来上一碗白米饭。

  素锦放下银筷,盖上食盒算是认可了这第一单,面上未动,客客气气地,“贺女使送我去二门吧。食盒偏重,我们两人也好换把手。”

  含钏看了眼素锦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头,抿了抿嘴没说话,跟着她出了膳房。

  “你且放心。”素锦轻声开口,“今日的饮食,我不会告诉淑妃娘娘是你掌的勺。”

  含钏心底涌上一股暖流。

  她如今做得越多,做得越好,就越容易让淑妃左右摇摆。

  素锦面无表情地朝前走,直到行至二门口,素锦这才拍了拍含钏的手背,什么也没说,兑了牌子出了掖庭。

  比失望更磨人的是,悬在半空,不知所措。

  不知什么时候落地,更不知自己能不能落地。

  等待让人难熬。

  含钏嘴角起了两个血红的泡儿。

  阿蝉是知道含钏打算的,特意每日煮了下火的凉汤带回去,每日帮忙记着数,安抚着含钏,“...快了快了,我去问了旧例的,都是在老太后寿诞前放名单放人,咱再耐心等等。”

  阿蝉帮含钏别了别鬓角的发。

  恍惚间,含钏好像看见了在姑苏城里数十年后的阿蝉,也这样帮她别头发。

  含钏握住阿蝉的手,心里有些难受。

  含钏问过阿蝉想不想出宫。

  阿蝉大喇喇地说了句“不想”。

  含钏明白阿蝉心里的想法,她老子还在,就在河北,若是出宫就要回原籍,可她老子娶了后娘,回去怕是没什么好日子过,还不如待在宫里,至少不会随随便便地嫁给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当填房,就为了给弟弟挣彩礼钱。

  含钏被悬吊吊地挂在半空,挂了三日,其间白爷爷安顿好儿子后急匆匆地回来接过掌勺,承乾宫的宫女也来催过入内宫的名单,白爷爷顶着压力回了张姑姑八个字,“尚在观察,还需打磨。”


  张姑姑气得半晌没说话。

  第四日,九月初十。

  观音娘娘跟前供奉的蜜糕还挺着身形,内膳房热热闹闹的,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哨音,满头是汗的太监小跑进内膳房,扯着嗓子叫唤,“众人去二门口集合!慈宁宫的张公公来二门宣旨了!快快快!甭磨蹭了!”

  含钏手上一个不稳,刻刀把食指划开一道长长的血痕。

  含钏闷了闷,从灶台下面拿了盅青红酒,让伤口烧了一把。

  食指连心,伤口的疼痛让人清醒。

  含钏跟着内膳房诸人埋着头向外走,二门外有一块又平又宽的青砖地,如今已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小秋儿低着头站在最后,一见含钏与阿蝉便兴奋地踮起脚,隐秘地摆摆手朝两人打招呼。

  含钏朝她笑笑,便垂着头在队列最后站定。

  待各局各坊人齐了,一个身着绛色常服,头戴白玉板的老太监站在二门的台阶上,面色不虞地扫视一圈,轻咳两声后,从怀里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卷轴。

  含钏心头抖了一抖。

  老太监许是久不到掖庭,如今看乌怏怏一堆人,心头烦闷,将好好一卷懿旨唱得极不高兴。

  “太后有令...大魏长庆二十七年,庆果证,贺寿诞,意放三百女使归家,凿空内啻,使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现掖庭内外七局十二坊冗员十五人放归...”

  掖庭有十五个人放归。

  含钏手袖在袖中,捏得紧紧的,眼睛死死盯住着前面宫人的后背。



第二十三章 文思豆腐

  九月初,天气还热着,日头明晃晃地照着。

  含钏后背起了一层黏糊腻乎的汗。

  那老太监语音语调拖得奇长,跟唱戏似的,先赞上天厚爱,再赞大魏列祖列宗光辉事迹,最后再大赞圣人和太后仁德仁意,含钏最想听的话,藏在了最后。

  “掖庭浣衣局,钟沁芳。”

  “掖庭挂炉局,吴翠。”

  .....

  含钏将手藏在袖中,一个一个掰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