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_作者:董无渊(510)

2021-06-20 董无渊

  小双儿:...

  合着不准自家掌柜的喝酒,是因为掌柜的酒量不好,酒品更差?

  薛老夫人递了封还没拆的信过来,碎碎念着,“得了得了,和朋友轻快轻快也挺好的。一身酒气汗气,赶紧扶你家姑娘回房去歇着,明儿个等她醒转,告诉她左家来信了,叫她记得看。”

  小双儿连声应下。

  ......

  第二日清晨,含钏醒来头有点疼,水芳倒了盏温水,含钏捧着水盅小口小口喝下,看桌上放了只树梗朝上的小绿叶子,便望向小双儿。

  小双儿幽怨地看着自家掌柜的,“...您昨儿个非得要把这片叶子带回来,还让我洗干净后给您做个摆件儿...您非说这是一尊价值千金的玉蝉...”

  含钏挠了挠头。

  倒是像喝了酒的自己干得出来的事儿。

  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含钏在心里立下坚定的誓言。

  眼风一移,看到小绿叶子旁边还放了一封信,赶忙趿拉了鞋,一把撕开信封口,一目十行看完,愣愣地把信夹在手里,有些木地抬头看放满赤金红木摆件的花阁。

  左三娘来的信。

  虽然这手字,狗爬得比她还差。

  可信里的内容却很扎实。

  她前几天写信给左三娘,希望能帮忙查一查十年前户部收到曹家上缴的那笔八十万两白银后的去向——她祖父是在户部深耕多年的老尚书,人脉关系都盘踞在户部,与副手老卢尚书和几位侍郎关系私交甚密,是位把持住大魏钱袋子的能人。

  若左家答应帮忙,这笔账一定是查得到的。

  风吹过,薄薄的信笺纸动了动。

  左三娘确实也仗义,这么短的时间就帮忙查到了。

  那八十万两白银被国库收缴后,不到两个月,便被镇守边陲的西陲军以修缮城墙、填补粮草之名要了过去,不到半年的时间,便从国库挖了五十万两走,另三十万一直存放在国库,偶有进出也在短时间内被补齐...

  这是绝密,左三娘在信后特意强调了“阅后即焚”。

  含钏抿了抿唇,未作停留,拿起信笺凑近快要燃尽的蜡烛,火苗一下子缠上信笺纸。

  含钏看着红红火火的火舌,陷入了沉思。

  西陲军...

  曲家...

  含钏无意识地低头,一眼便看到了桌上那片翘起的小绿叶子。

  好像一只青蝉呀...

  青蝉...

  青玉蝉...

  当时徐慨去通州码头接人,曲贵妃兄长、现任曲家的当家人就送了他一只做工精良、料子水灵的青玉蝉。

  人,一般喜欢什么,送礼时,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什么。

  含钏猛地抬头,带上小双儿,直奔甲字号库房。



第三百五十五章 肥肉(三千字章节)

  (三千字章节!剩的明天补,嗷呜)

  这是含钏头一次到曹家的甲字号库房。

  就在湖后的耳房。

  一推开门,明亮的光从朝南的窗棂倾斜而下,罗列着的木架从北排到南,从东排到西,百来个三层的木架子按照一、二、三、四...顺序编排,或是拿红布罩住,或是用鸡翅木的匣子装起来,含钏无意识地低头,看到了一块红布下罩着一块皮子很硬的石头...

  石头也能进曹家的甲字号库房?

  含钏弯腰将那块红布掀开,一块比她双臂张开还长、比她一只胳膊还宽的巨石出现在眼前。

  照管甲字号库房的老嬷嬷在旁边弓着腰低声解释,“...这是云南那边的漕帮送到礼,说是石场标红的尖货,谁也不敢开,害怕毁了这一大块原石。”

  含钏眼睛尖,迎着日光看到石头皮上开了个窗,浓稠的绿,好似下一刻泫然欲滴...

  若这一大块全是这个料子...

  凤鸣胡同的宅子,曹家能眼睛不眨地买三栋五栋的!

  含钏一路看过去。

  北宋紫定玉壶春瓶、北宋官窑天青釉笔架、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甚至还有几只刻有铭文的铜器和刻着书字的龟壳...有三五个木架子上全是薄薄的一层匣子,含钏轻手轻脚地打开看了看,全是前朝的旧古画古籍,有一册泛黄却打理得很好的书册放在金箔制成的内衬里,含钏踮起脚看,《黄州寒食诗帖》——含钏不由张大嘴,苏东坡的寒食帖...这东西不应当在宫里吗?合着先皇四处找寻,费尽心机得来的《黄州寒食诗帖》是赝品?

  还是说,自家这本是赝品?

  含钏把疑问小小声说出口。

  库房嬷嬷登时不干了,颇有些被侮辱地道,“宫里的是假的,咱们家的也得是真的!只是既然宫里有了一本,那咱们家的就不能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