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绛说完,再不敢逗留,赶紧转身离开。
温辞安依旧站在甲板上,任由寒风拂面。
“一直都说过,温子瞻光明磊落,乃是当朝不可多得之人。如今看来,似乎是不尽然。”一个冷漠至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温辞安心头幽幽一叹。
他缓缓转头,看着身后的谢珣。
他这一生算得上光明磊落,偏偏在这件事上,却极尽卑鄙。
自从沈绛上船之后,他便看出她与世子殿下之间的冷漠,居然无法克制本心,往前探了一步。
谢珣望着温辞安,幽深眼眸里透着冷光,“温大人,可还记得,欠我一条人命?”
“殿下之恩,温辞安时刻不敢忘。”
“不敢忘?”谢珣饶是心性坚韧,都被气出一声冷笑。
他说:“抢我的人,便是你对我的报答?”
温辞安淡然:“不知殿下这话,从何说起?”
谢珣一字一顿,语气极重:“舍、命、相、赴,这是何意?”
温辞安正色:“三姑娘在扬州不惜声誉,救我之恩,温辞安从来没忘。至于殿下之恩,日后只要殿下一声吩咐,只要不违反大晋律法,温辞安定不会推脱。”
好一个不违反大晋律法。
谢珣被气笑了。
他望着温辞安,冷漠道:“我与阿绛虽未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却已是两情相悦。温大人乃是正人君子,日后还望你谨守分寸二字。”
谁知他这样的话,不仅没吓退温辞安,反而让他眉头微拧。
温辞安问:“殿下虽是天潢贵胄,身份尊贵不可言,可是殿下的婚事,真的能由殿下自己做主吗?”
谢珣冷眸微缩。
他慢慢捏紧手指,心头竟起了一丝杀机。
温辞安却只是垂眸,仿佛丝毫未感受到谢珣身上迸发出的杀意,语气平平道:“是臣下多言,还望殿下恕罪。”
谢珣却一下松开手掌,将双手背在身后,扭身对着江面。
“我欲做之事,无人能阻。”
他一向以弱示人,世人都以为郢王世子,乃是不恋红尘不眷权势之人,宁可抛却尊贵身份,也要遁入佛门。
他是旁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圣人,已活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可如今,谢珣却丝毫不惧怕让温辞安知道,他的真性情。
不过一句话,威势霸气尽显。
第107章
之后几日, 傅柏林带着锦衣卫的人,日夜守候,吃食饮水, 都一一检查。
总算是风平浪静的到了京城。
船只在码头上停下时,众人心头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在下船之前, 阿鸢便兴奋不已,说道:“小姐, 咱们居然赶在元宵节之前到了京城,我听清明说,京城的元宵节别提有多热闹了。”
“听清明说的?”沈绛饶有兴趣问道:“你何时与清明关系这般好了。”
阿鸢小脸一红:“也没多好, 就是他是京城人士,比咱们对京城熟嘛。他说元宵节灯会,他知道一处特别好玩的地方。”
沈绛轻笑:“你还与他约了元宵节一同逛灯会?”
阿鸢睁大眼睛,闪过一丝慌张,她怎么说漏嘴了。
这段日子在船上她是瞧出来了, 小姐就是在跟三公子闹别扭了。
她也觉得三公子确实做的很过分, 骗了小姐这么久。
可是阿鸢看出来, 小姐心底还是喜欢三公子的。
所以清明偷偷求她, 让她在元宵节的时候,劝小姐出来逛灯会,她这才勉强答应。
船板搭好后,沈绛脸上蒙着白纱, 与阿鸢一同下了船。
谁知刚走到船下, 就见岸边一群人路过, 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
“沈将军当真是国之栋梁, 这刚从狱中出来没多久,就又上前线带兵打仗。”
“可不就是,这些北戎蛮子狼子野心,一天到晚觊觎咱们中原的大好河山。”
“只是苦了边境百姓,隔三差五要承受这些北戎蛮子的抢掠。”
“何止是咱们大晋的边境百姓,就连那些草原上的人也照样遭殃,前些日子不就有个草原上部落的王子,拼死来京,求皇上出兵平乱。听说这个部落的因为不给北戎纳贡,男人都被杀了,女人都被抢走了。”
这些百姓说起外族蛮人,各个义愤填膺。
只是沈绛路过时,听到这些议论,陡然站住。
她转头望向对方,忍不住道:“几位老丈,不知你们所说的沈将军是哪位沈将军?”
原本已经走出去一段距离的几人,回头一瞧,竟是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