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头一个,让他欢喜的人。
就在沈绛脸颊微微泛红,面露娇羞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母妃。”一个清朗熟悉的声音,出现在门口。
郢王妃望着谢珣急匆匆赶过来,朝沈绛看了眼,不经哼道:“你瞧,我说的没错吧。”
“我不过是与三姑娘说几句话,你倒是急巴巴的追过来。”
谢珣看了一眼沈绛的脸色,没有丝毫不安和难过。
他这才彻底放松下来,轻笑道:“是儿子唐突了。”
“这里是东宫,人多眼杂,我与三姑娘说几句话,便会将她送回去。反倒是你急急赶过来,若是叫人瞧见,岂不是坏了三姑娘的名声。”
沈绛抿唇,突然觉得好笑。
原先她与谢珣两人,孤男寡女共处一室,都有之。
如今连见个面,都怕坏了名声。
果然呐,身份越是尊贵,行事倒是越受拘束。
她胡思乱想时,外面突然传来纷乱,众人显然都听到,谢珣扭头看了一眼,说道:“母妃,我先出去看看,你们暂时不要离开。”
郢王妃点了点头。
虽然他们神色都极为轻松,似乎不太在意,但是不知为何,沈绛的心头砰砰跳了起来。
好像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第121章
外面的喧闹声, 竟一时还停不下来。
郢王妃皱眉,正欲让身边的丫鬟再出去瞧瞧,沈绛率先开口道:“王妃,不如让我出去看看吧。”
“你需小心些, 此处乃是东宫, ”郢王妃见她出声, 倒没拒绝, 反而提醒她小心。
沈绛颔首,行礼后,转身走了出去。
待她走出去时,发现宫殿外竟有一群带刀的侍卫。
“你们想要干嘛?”很快,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出来,竟是谢珣,他声音格外冷漠道:“给我住手。”
沈绛一时着急,赶到不远处的院子,就见院子里站着不少人。
她再定睛一看, 院子里的正中央居然摆着一具尸体。
门口有侍卫, 见状, 抬刀挡在她面前, 阻止她进入庭院内:“来者何人, 太子妃吩咐,闲杂人等不得进去院内。”
沈绛着急望向院内, 却发现, 竟有两个太监一左一右,按住沈殊音的手臂。
“大姐姐。”她急的喊了一声。
谢珣原本正呵斥太监松开沈殊音, 听到这一声, 立即循声望了过来, 竟见侍卫扬刀对准沈绛。
他脸色一沉,走了过来,冷斥道:“放肆,还不将刀放下。”
“是,殿下。”侍卫心惊,没想到是这位殿下出来训斥自己。
侍卫一收回自己的刀,沈绛便进了院子,直奔沈殊音而去。
她身侧的两个太监,依旧还在压着她的手臂,沈绛怒斥道:“放开我姐姐。”
“大胆,皇宫之中岂容你随意放肆,”一旁的霍贵妃见状,怒斥道。
端王妃在一旁阴阳怪气道:“母妃息怒,这位沈家三姑娘自幼在乡下长大,对这些规矩礼仪,一概是不太懂的。”
沈绛却丝毫没怵,问道:“我姐姐乃是受太子妃邀请,入宫庆贺小郡主百日,如今为何要对我大姐姐如此无理。”
果然,此时太子妃开口道:“贵妃娘娘,还是让他们先松开沈大姑娘吧,毕竟现在这个宫女之死,还未有定论,岂能轻易就给沈大姑娘定罪呢。”
沈绛表面虽镇定,心底却是大惊。
大姐姐怎么跟这个宫女之死,扯上了关系?
好在她只是心中有些乱,却并未慌张。
她深知大姐姐的性子,别说动手杀人,便是脚下有只蚂蚁路过,她都会抬脚。
谢珣在一旁也出言道:“贵妃娘娘,此案疑点甚多,沈大姑娘虽然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但并不代表,她就是杀人的人。”
霍贵妃的眼神在他们之间,来回巡视,随后轻呵一声:“她可不止是第一个发现,这宫女可是死在她手里。”
沈绛低头,这才发现沈殊音手上竟沾着血迹。
沈殊音的侍女秋蕊立即喊冤:“回贵妃娘娘,我家小姐是在对方死后才发现的,她也是为了查看这个宫女的情况,才不慎沾到血迹。”
“胡说八道,你当时可没在沈大姑娘身边。”端王妃怒斥道。
秋蕊脸颊一红,嗫嗫道:“可是我们大姑娘手无缚鸡之力,岂能杀人。”
沈绛皱眉,低声问道:“你当时没在大姐姐身边?”
“三姑娘,奴婢当时去给大姑娘拿东西,确实不在大姑娘身边。”秋蕊声音越发小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