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上来,官家一点官家的模样都没有,十分随和,允淑吩咐小厨房备上酒菜,就退了,独留官家和庭降说话。
官家在,府上多添置了人手,廷牧拨了锦衣卫过来,都是精挑细选跟在大监大人身边得力的人,身手了得,她就很放心,难得清闲半日,她带奈奈收拾园里头一片花生,奈奈欣喜道,“这片儿地土硬,没想着果子结的还这样成,您瞧瞧,硕果累累的。”
她看着沉甸甸的花生颗,心里也高兴,接过来摔打摔打,道,“若有一日,我归隐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就是这世上最好的日子了。”
奈奈说是,这世上,哪有什么比从地里收获果实更快乐的?
允淑想了想,笑,“没有。种地,踏实,就是不知道大监大人的身子骨能不能成。”
她是把冯玄畅也算到了以后的日子里去了,想了想,一拍胸脯,豪放道:“不能成那也没关系,大监大人若是耕不动地,我们就雇佣农工,给他们工钱就是。”
奈奈笑的摇晃,看看她家主子,这辈子最大的出息,就是做个地主了。
外头有人来禀报,说是门口来了个乡下姑娘,要见大殿的。
允淑和奈奈面面相觑,这个节骨眼上,来个乡下姑娘要见庭降?她搁了手里头的花生秧子,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整整衣冠,“走,去看看。”
到了府门口,果然见一个姑娘抱着小包袱倚在门框上,穿着灰色碎花粗布衣裳,头发编成个简单的大辫子,袄裙上还打着两块补丁,模样十六七岁,同她差不多大。
允淑过去问人,“姑娘,你从哪里来的?找庭降有事儿么?”
那姑娘见她,腼腆的站直了,“我是王府井过来的,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才到,有人给我说庭降到了这里,我就来了。大人,庭降他就是懒了些,不是惹是生非的人,您别抓他,他识文断字的,讲理。”
允淑听的一头雾水。
姑娘见她好像没懂,把红包袱往她跟前一送,“这里头是我到处找人借的,路上都没敢搭辆牛车,您开开恩,就放了他吧。”
允淑恍悟,这姑娘真是个实心眼的,怕是不知道从哪听说了庭降被抓了,带着银子来赎人的。
她接过包袱,抖开来看,里头一个银镯子,几块碎银子和两吊钱。
把包袱系起来,允淑把包袱给奈奈拿着,问,“姑娘,你叫什么?”
第91章 您可记着快点跑。
姑娘迟疑了一下, 跪下来给她磕头,“我叫长生,是庭降家里头的。”
允淑想起来昨儿庭降说过这名字, 既是王府井来的,想必是大监大人说的那个救了长生的乡下姑娘了。
她去把长生扶起来,一扶才发现长生的手粗糙的不像话,常年做活的奶妈子的手都要比她的还细嫩些,心里有些悯然,道:“并未抓了庭降来,只是在府上小住,他是个有学问的,我府上有人欣赏他学识,这会子两个人正在吃酒,你也不好过去叨扰, 且跟我先进来吧。”
她扯个谎话, 庭降的身份是肯定不能说的,官家在同庭降吃酒,那也是不能说的, 拉着长生往里头走,她把奈奈手里的小包袱又塞给长生,把长生安置在偏厢一间客房,陪着长生小坐。
“你先在这里等, 过会子庭降吃完酒我就同他说一声, 叫他过来瞧你。”
长生听她说,心里就踏实下来。
当官的人都是说话算话的,不会哄骗她个平头百姓,她抱着包袱老老实实坐着等人, 对允淑抿唇笑笑。
允淑同她喝了两盏茶,问她和庭降怎么识得的。
长生拢拢头发,也没跟她说实话。
“他是我们村里头的,是个孤儿,无父无母,我们都是孤儿,自来相依为命的。”
允淑点个头,这姑娘实心眼是实心眼,却也谨慎,知道护着庭降。
覃时来请人,搁外头敲门,“大人,官家听说今儿晚上朱雀街办了整条街的灯会,大殿又说起来您要去青绮门吃酒,官家便叫属下过来请大人过去,收拾收拾一并赏灯。”
她嗳一声,起来理整理整衣裳,同长生笑笑,“我得走了,你若有事儿就唤奈奈,添置什么也给她说就是。”临走再打量打量一脸疲累的长生,嘱咐,“你不是说赶了一天一夜的路么?一会儿去榻上歇歇。”
长生搓着手,满脸都是含蓄蕴藉。
允淑心道模样也是标致的,只是不会打扮,她有一双乌黑明亮的眸子,身上沉淀着世家大族里头的小姐们身上的厚重,有些东西是骨子里头带的,看皮毛看不出来,允淑自己也是落魄过的,能感受到那不被人察觉的一丝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