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嫌恶地将袖子从齐王手里拽走,又打了齐王一耳光。
李昭什么话都不说,任由齐王涕泗横流地辩解,只是盯着齐王冷笑,最后把齐王看毛了、不敢哭诉了,他这才往后退了几步,淡漠地打量着他长子,面无表情道:“老五如今年纪小,经历的事少,的确算计不过你,若没有朕在背后撑着,恐怕就着了你的道。可过两年他再大些,你未必能斗得过他,老五心黑手狠,便是朕都拢不住,璋儿,你到底是朕的长子,朕疼了你一场,如今便给你寻个出路,你就藩去吧。”
齐王登时愣住,连哭都忘了,他不可置信地望着李昭,脸色煞白,问:“爹爹是厌弃儿子了么?”
说到这儿,齐王呼吸忽然粗重起来,额上的青筋顿时冒出,浑身微微抽搐,并且剧烈地咳嗽,咚地一声侧身倒地,样子十分骇人。
“先忍忍,等朕说完了再犯病。”
李昭并未理会,冷笑了声。
他从案桌上端起那杯冷了的茶,喝了口,淡漠道:“蔡居,拟旨。齐王李璋私养沙门,暗中窥伺朕,意图不轨,又屡屡发出不满抱怨之言,妄议储君之事,不睦兄弟,不敬君父,今削其封号,由亲王降为郡王,改封为临川郡王,命其携带家小,前往封地平凉,非诏不得返京!”
这旨意一下,我也惊着了。
此时我紧张得口干舌燥,忙往里看去。
齐王,不,这会儿应该是临川王了,他脸上毫无血色,软软地瘫坐在地上,不可置信地望着面前高大的君父,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眼里满含悲痛和怨恨,可一个字都不敢说,忽然喉咙滚动,竟生生吐了口血。
这回,他没再卖惨,唇角微微上牵,似苦笑了声,摇摇晃晃地跪好,磕了个头,颤声道:
“臣领旨,谢恩。”
说罢这话,李璋抹去唇边的残血,跌跌撞撞地站起,头低下,哽咽道:“臣这就回家,收拾细软,不日便离开长安。”
“倒也不急。”
李昭双臂环抱住,冷声道:“等老五回来后,你再离开也不迟。平凉是个好地方,地处江州和利州交接之地,离长安也近,富饶繁华,朕知道你家中人口多,开销大,到时候会以亲王的俸禄待你,也会多派卫军护着你。”
听到此,我面带微笑地摇了摇头。
李昭让李璋等睦儿回来后再离开什么意思?是因为怕李璋狗急跳墙,暗中谋害了他的宝贝儿子;
李昭把封地选在平凉,这是什么意思?是怕封地太远,朝廷鞭长莫及,控制不了;
给李璋丰厚俸禄又是什么意思?是不让他碰封地的财、军、政权,说白了他就是空壳子一个,连小小县令权力都没有。
我长出了口气,接着往里看。
李璋此时几近崩溃,他牙关紧咬,脸苍白得犹如纸一般,眼睛红得都快嗞出血了,强撑着谢恩:“臣多谢陛下恩典。”
“行了,下去吧。”
李昭不耐烦的挥挥手。
“是。”
李璋薄唇紧紧抿住,躬身往出退。
“等等。”
李昭忽然开口,喊住李璋。
这男人上下扫了眼长子,云淡风轻道:“在宣你来之前,朕已经让胡马处置了凌霜那贱婢,赐鸩毒,三代亲族连坐,其余沾亲带故者,皆充军,永不得脱贱籍!”
第173章 小宝儿 貌比潘安的容郎
在春雨凄凄的寒夜, 旧疾复发的李璋被内侍抬回了郡王府,据说昏迷了两日两夜,醒后一言不发, 拒绝见任何人, 或是痴愣愣地站在日头底下发呆、或是对着一池枯荷垂泪,神情抑郁, 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李璋被贬和凌霜族诛的消息很快就四散开来,紧接着由司礼监胡马牵头、羽林卫沈无汪执行, 查处了一批旧日和李璋往来甚密的中下层官员, 随后皇帝以蛊惑亲王之罪, 斩了几个王府幕僚, 贬了数位官员。
这回几乎无人站出来聒噪,窥伺帝王的罪名太大, 谁担得起?
长安一时间笼罩在股无声的恐惧当众,人人自危,忙不迭地撇清和临川王的关系。
反观的睦儿那边。
这小子隔三差五送回家书, 给李昭上报在北方的进展。
说是到洛阳后,他先是带着厚礼去探望了荣国公和月瑟皇姑, 紧接着去小姨盈袖家住了两日, 听刺史左良傅上报云州的军、政、财各方面的事。
睦儿按他爹爹的指使, 暗中会见了化名为安博的赵氏遗孤赵童明, 礼贤下士, 将其收为瑞王府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