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惋听后并不生气,反而笑了笑,“若是真的和离了,那要是以后查明,温将军是被冤枉的,可怎么办?”
“那就再成一次婚呗。”平阳接话。
“婚姻大事,岂能说和离就和离,说成婚就成婚的。”萧惋摇了摇头。
两位公主互相看了看,纯阳咬咬牙开口道:“表姐,若是温将军最后真被定了罪,那承欢就是罪臣之女,若是你与温将军和离,承欢又随母姓,将来封个县主,身份尊贵,总比罪臣的女儿要好吧。”
闻言,萧惋不说话了。
平阳见萧惋被说动,继续说:“是啊,而且将来承欢长大后,也是要成婚的,为了将来给承欢选个好人家,表姐,还是和离比较好。”
两位公主劝说了萧惋半日,萧惋并没表态。
送走两位公主之后,萧惋让画扇把那个匣子拿过来,里面放着的,是她和温顾刚成婚的时候,温顾写的和离书。
三日后,萧惋拿着和离书,去找皇上,说自己愿意与温顾和离。
“这和离书?”皇上看着和离书十分诧异。
“回皇上,和离书是长安刚与温将军成婚时,温将军写好的。”萧惋低头说。
皇上听后,冷哼一声,“这个温顾!刚成婚就写和离书,看来这桩婚事,真是朕害了你,你放心,以后,朕一定给你找个好夫家。”
萧惋走后,皇上对身边的赵公公说:“看来长安是真的打算和温顾撇清关系,这样最好,省得朕还要对自己的亲外甥女动手。”
“是皇上舍不得长安郡主。”赵公公在一旁说。
“是啊,毕竟是朕看着长大的,朕当然舍不得,尤其是元阳走了之后,朕就把她当做亲生女儿看待。”
“郡主愿意和温将军和离,皇上您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赵公公笑了笑。
“是啊,咳咳……”皇上说着,咳起来。
“皇上您慢点儿。”赵公公给皇上倒了一杯茶。
皇上接过喝了,叹口气说:“唉,朕这身子骨,愈发不中用了,要不是皇太孙年纪太小,温将军又过于势大,朕怕皇太孙继位,到时候朝政都要被这几个重臣把持,若是温将军真的有了野心,皇太孙一个孩子,能救得了靖国吗?”
“皇上思虑得是。”赵公公替皇上抚着后背顺气。
“朕也是迫不得已,朕知道温将军替靖国打了不少胜仗,可是靖国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将军,年轻人里也不乏佼佼者。当初,没了一个周将军,就有了个温将军,如今,没了个温将军,也会有别的人取而代之,朕这次派去青州的领军的那位朱隐,就是个好料子。”
“皇上说的是。”
“赵公公,扶我起来,朕有些乏了。”萧惋的做法顺他心意,精神上一放松,身体就感觉到疲惫,但是皇上起身后又看到桌案上一摞摞奏折,叹口气说,“让人把这些折子到搬到朕的寝宫去。”
*
夜里,萧惋久久未眠。
“夫人,来了。”问雪在门口说。
今日子时,会有温顾的人来送信,为了掩人耳目,萧惋和往常一样熄了灯,只是她并未睡着,一直在等温顾的消息。
寿康宫南墙左数第二排砖有个缺口,信就是从这里送来的。
“送信的人,你可看见了?”萧惋问。
问雪摇了摇头,“没看见,来人只是把信塞进来,立刻就走了。”
萧惋打开信,到窗下迎着月光读。
上面确实是温顾的字迹。
“三日后到京,届时稳住皇上。”
和离书已经给皇上看了,如今皇上是真的相信她与温顾和离,她稳住皇上倒是不难。
不过,温顾这是要做什么?
不会真的要造反吧?
萧惋将纸张烧了,看着盆中火光一点点小下去,心想:“造反就造反吧,也算是给父亲报仇了。”
只是,温顾并没有造反,三日后,南部边境传来急报,南齐二皇子率军压境,正式对靖国宣战。
皇上看了战报,一拍桌子,气得咳出一口血来。
“南齐为何,为何……”
靖国与南齐早些年间虽有战事,可是这几年一直相安无事,好好的,怎么南齐又对靖国宣战了。
“启禀皇上,南齐二皇子说,他有一胞妹,自幼走失,流浪靖国,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宫,就是当年的……当年的张美人。”此言一出,满朝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