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春心_作者:寒鸦(124)

2021-08-16 寒鸦

  “是……属下也知道。”赖立群忧心忡忡道。

  “今日的《辩奸疏》揭帖统共多少份,统计了吗?”扮做陈景的少帝突然开口。

  赖立群奇怪的瞧他一眼,却还是下意识答道:“已追缴的有两万八千份,这只是能追查到的,民间散落的更多,估计可能散播了近五万份。”

  “短时间内如此多的揭帖出现,又不是在经厂雕版,一定有集中印刷的地方,在何处?”少帝又问。

  “方厂公已经安排东厂孔掌刑去查抄了。”赖立群说,“在州峰书院。”

  州峰书院。

  严吉帆之前讲学之处。

  浦夫子去世时,青云蔽日的歌谣最早传出来的地方。

  东乡党学子聚集地之一。

  这四个字一出,在场几个人脸色都变了。

  “之前《庙堂忧危疏》只局限在朝廷官员中,扩散并不算大。不消一日,第二张揭帖就来了,内容极近煽动。便有人想这是谁人所做。”傅元青开口道。

  “大家会以为是衡志业?”赖立群问。

  傅元青看着地上衡志业的尸体:“衡志业死了,不是自杀,而是被人所杀。他以血书冤,杀他之人死在了东便门。这些事情包不住,很快便要扩散开。至于《辩奸疏》是不是他写的,是不是他安排人送出去的,这个真相真的重要吗?”

  “衡志业削官回东乡后,创立东乡书院,变成了士林的精神领袖之一。大量士林学子和官员拥戴他,被冠上了现世圣人的称谓。他在这个时间点死,便与《辩奸疏》脱不开干系。如今,连雕版之处放在州峰学院都算好了,东厂查抄州峰学院是众目睽睽的事。他的死只会被认为是我傅元青为了找人做替罪羊冤屈而死。一定会激怒大量聚集在周围书院的学子们……赖大人,因浦夫子之丧,还有恩选暂留京城的学子有多少。”

  “……大约一万。”赖立群脸色发白,“属下的疏忽,是属下的疏忽。若衡志业还活着……”

  “背后主使等了这个机会很久了。”傅元青说,“这不怪你,也不怪半安。这样的连环之计,没人能避开。只能一步步走,明知道前路是险境,也得走。”

  “学子的事,还好办,咱们四卫营三万二千户,也算镇的住。”曹半安道。

  傅元青摇头:“学生们一旦被激怒,便不怕流血。可他们都是大端朝未来栋梁之才,四卫营也好,锦衣卫也好,怎么忍心抬手挥刀于手无寸铁的学生?况且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便不会这么轻易结束。”

  他抬眼看向沉默的少帝。

  少帝的面容隐匿在天将军面具之后。

  “一旦朝中有心之人利用学潮,在朝廷内外呼应,逼迫陛下彻查奸佞……就算是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审慎抉择。”

  少帝声音有些哑:“抉择什么?”

  “究竟是保一人?”傅元青仿佛有些释然的笑了笑,“亦或者保天下士子之忠心?”

  少帝的眼眶红了:“这还用说?只有一个答案。”

  “说的没错,其实从头到尾只有一个答案。”傅元青轻轻叹息一声:“我在碣石看到那浪花温和,可一浪又一浪,抵达岸边的时候,就算前浪不愿意,也最终无奈被推搡着拍碎在了礁石上。有些抉择可以选择,就算是天子有些抉择也无法抉择。”

  所以百里时所言不假。

  有时候推开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不在意或者不爱惜。

  灾荒中最后一块饼、病重时一碗汤、施舍的一碗粥,摇尾乞怜换来的是最在乎人的活下去,哪怕多活一刻……便是世间碾入尘埃之人,也有要守护的宝贵性命。

  傅元青早就瞧见了可能的归途。

  天子想起了那个早晨,从浦家归来,行至端门时,傅元青坐在车舆上,双手掖袖,平静温和说出的那句话。

  我珍爱少帝,可以身饲之。

  那时候,他被珍爱二字冲昏了头脑,喜悦中无法自已。

  如今再去想……才知道这样的话,承载了千钧重负的诺言,蕴藏了百川入海的情义。

  是他浅薄了。

  没人知道,在天将军面具下,天子脸颊有泪滑落。

第61章 妙松书院、命运、雨

  六月初三。

  芒种。

  妙松书院。

  一大清早天气便极为炎热,没有一丝风,妙松书院所在的山谷中水汽蒸腾,更显得热浪翻滚。

  此时时间尚早,早课开始,从书院的三四间土屋课堂中传出学生齐声朗诵《劝学》的声音。只是与别的学堂不同,这里诵读的学子,都是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