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被钝钝地戳着,容暮默然笑了,并未辩驳周管家的话:“是啊,他心里许是有我的。”
可即便容暮清楚自己在楚御衡心中有着二三地位,他也不敢凭借这二三地位搏一个护住华家满门。
私事同公事,楚御衡分得比谁都清。
一旦他是华氏子的消息传出,楚御衡对他的信任便会瞬间土崩瓦解……
到那时,他真的可以收拾自己同华家栓死在一处了。
只是可惜,他事到如今都不知楚御衡何故会对武将怀有那般不喜之心。
楚御衡的厌恶,就像华家的人曾剔他骨嗜他血,还犯下了难以原谅的罪责一般。
-
容暮思索不出个原因来,这头丞相府的灯火便熄了。
当刚回宫的楚御衡却依旧忙于公务。
当下御书房里亮着灯,赵朗清也还留在宫里同楚御衡回着这段时间的政事来。
除了华峥回京处理的不妥当,楚绡宓处理过的其余折子楚御衡又复看了一遍,虽说是头一回接手朝政,楚绡宓处理地还算得当。
当然这也有赵朗清的几分功劳在里头。
手中关乎华峥回京的那几封折子,楚御衡更是里里外外地看了好几遍。
折子上说华峥带兵大胜敌军后请求归京。
他本以为他的意思华峥明白。
华峥去北疆凄苦地守着,那他还能留华峥的性命;但华峥又想回京……
楚御衡心中泛起一股儿狠劲儿,翻越奏折的手骨也格外用力,很快便在竹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
作者有话要说: 晚九点可能还有~
第77章 宫中隐秘
看天子皱着眉看折子,赵朗清半眯着眼。
他也算几朝的老人了,将朝政看得通透,当今都城里水势如何,他心里都有数。
陛下继位后的成就并不输先帝。
更有甚者,陛下在很多方面优于先帝。
减轻了的赋税,日益安泰的百姓,不敢来袭的边塞敌军,整个国都除了之前江南各处遭受过水患以外,并无旁的天灾人害。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既得王位,必承其重。
帝王无情,也应无情。
这样才能最为公正地站在万民之上去处理一切事物。
先帝就是太拘泥于儿女情长,才会那般早早地就驾崩了去。
所以当先帝把陛下托付给他辅佐时,他教会陛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淡薄了情感。
可等他这回入宫辅佐公主殿下,他才知陛下或许并非如他所想那般可以强硬到可独自一人站在权利的高处。
因为御书房里还挂着一幅画像。
之前也挂了一幅画,那时陛下解释,这是儿时救过他之人的面孔,是天子的恩人。
近来听公主殿下说那幅画像被换成了容暮的画像。
容暮是一国丞相,但一国丞相的画像却被天子挂在御书房里头,这让觐见的百官如何做想。
更何况容暮与华家的关系有些微妙。
赵朗清抬头看着墙上的人像,这里头人的面容和华家死去的华夫人还有七八成相似……
赵朗清只得兀自叹息。
楚御衡终究没让这等沉寂弥留过久,阖了奏折,楚御衡面色凛然地唤了一声:“老师……”
“嗯?陛下请言。”赵朗清动作有些迟缓,但恭敬有余。
“绡宓她处理闻栗的事……可是得了老师你的批准?”
赵朗清没想到兜兜转转,陛下会先和他提到这事,他还以为会先谈论华峥,但闻栗的事也有些蹊跷。
当下这位年老的智者敞言:“公主殿下寻到了证据,照着律法,闻栗他是帝国皇室子弟,殿下都是依法行事罢了。”
所以并没有他在其中插手的意思。
楚御衡沉默了几息,一双鹰眼弯如钩:“绡宓她哪有证据?”
“殿下从闻栗府上搜到了文书,还亲自让人验了闻栗的身子,在其尾椎处的确有一面刻纹,同他那皇室的刻纹别无二致。”
“刻纹?”楚御衡当真不知道闻栗尾椎那处还有这样的纹路。
他同闻栗亲历过几回,行那事时也总是用正面,他之前有私心要护着闻栗,而闻栗也说并未留下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他就是敌国之子,所以楚御衡也就放心随他在灏京里四处游走了。
但不想他那亲妹妹居然让人查了闻栗地府邸,甚至查验了闻栗的身子。
想起晚间从容暮府邸出来时容暮对他的质问,楚御衡眸光一暗,瞬间好似搅动起了黝黑砚台的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