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德苦着一张脸,跪了下去。
“将军,你打我吧!我没看好嫂子!”
赵吼的脑袋里“嗡”的一声,他一把冲了过去揪着孙二德的衣领将人生生的提了起来。
“你他娘的说什么?”
孙二德羞愧的都快哭了,一时都忘了要解释。
好在贺鸣也跟着来了,他忙解释道:“赵将军,你且稍安勿躁,眼下程小公子还没有危险,周原朗此次前来目标明确,就是为了程小公子,想来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赵吼松了手,翻身上马。
“驾!”
他挥着马鞭,朝着凉州城的方向疾奔而去。
“缘定三生,白首为约。”
“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冷风扑面而来,赵吼的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合婚庚帖上的誓言。
就算是死,他也要同程宴平死在一处!
第53章
燕京。
如铅石般的乌云堆积在天边,狂风肆虐,吹起的“呜呜”风声似是人的哭声一般,如棉絮般的雪花自天空落下,被北风卷着在半空中飞舞着。
北方可真冷啊,整日里都在下雪,已经连着好些日子没见到日头了。
“报!”
“前方急报,叛军已经打来了,不出三日便能杀到燕京了!”
尖锐而慌乱的声音打破了宫殿的寂静,在空荡荡的皇宫里激起了延绵不绝的回音。
这是元光帝赵郁来到燕京后的行宫,虽也装修过,可到底是仓促了些,没有金陵皇宫的气派和奢靡,赵郁拢了拢身上的衣裳,转身朝着里间走去。
自丢下金陵城逃走那一日开始,他的心里就知道败局已定。
只是他不甘心,不甘心好容易夺来的皇位又被他人夺去,不甘心他曾经唯一的挚友也背叛了他嫁给了一个乡野村夫。
若早知道如此,当初他就不该放了他出京。
若早知道,他该娶了他的。
可是......
他注定是要登基为帝的,大渝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立男人为后为妃的,两厢对比之下,他还是选择了帝位。
屋子里烧了地龙,也放了足量的炭盆。
可赵郁还是觉得冷,他还是觉得金陵城的冬日更好些。
身旁服侍的老太监面有难色的躬着身子走了进来,带着哭腔道:“陛下,您已经五日未见朝臣们了,眼下叛军就要打来了,朝臣们都在外头候着要觐见陛下,好一同商量对敌之策。”
今年是他登基的第五年。
赵郁整个人躺坐在龙椅里,忽的就觉得格外的疲惫,往日里上朝他总是腰背挺的笔直,坐姿端正,一坐便是好几个时辰,如今不需要了,他爱怎么坐就怎么坐。
“让他们都散了吧!”
老太监:“陛下,这......”
赵郁挥了挥手,“你也走吧!”
少倾,殿外人头攒头,脚步声杂乱,哭声和喝声混成了一团,这样的混乱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归于了平静。
不对,不是平静,而是死寂。
偌大的宫殿里只瞬息间便只有他一个活人了。
他起身缓步走到了外面,大雪纷纷扬扬丝毫没有停下的样子,他赤着足一步一步走到了城门楼上,他等的人还没来,他得去迎着。
即便失去了天下又如何,只要程宴平还在,一切就都值得。
他终究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
刚进了城中,周原朗就发现了不对劲。
原本还算热闹的街道,现下空无一人,地上残留着的脚印即将被大雪掩盖,整个燕京城宛若成了一座死城。他心下一颤,轻夹马腹朝着行宫而去。
宫门大敞着,到处都是一片凌乱。
一抬头就看到了立在城门楼上的赵郁,他穿着明黄的龙袍,在寒风中犹如一只即将飞向天空的鸟儿。
周原朗翻身下马,跪下行礼道:“微臣周原朗参见陛下。微臣不辱使命,将人给带回来了。”
赵郁的目光直直的落在了马车上。
自上次分别,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他忽的就有些紧张了,理了理衣裳,顺了顺鬓边的散乱的发,然后急急的下了城楼,走到了马车前。
“仲清,你来啦!”
仲清是他的字,已经许久没有人叫过了,程宴平掀开了车帘,下了马车。
站在眼前的赵郁目光里有些讨好的意味,虽穿着龙袍,可却丝毫不见帝王威严,他有些拘谨,几次想要伸手去拉程宴平,可每每手伸出去还未碰到他就又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