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惹得霍时修受不了,在温晏耳边说了好一会子荤话,最后受不了的人变成温晏了,撩起来的火才被扑灭。
到了晚上,温晏还不肯睡,霍时修抱着他,问:“怎么了?快回家了反而害怕了?”
“不是害怕,是后悔,后悔没有带着哥哥私奔。”
霍时修无奈,“人生总有很多遗憾的事情。”
温晏把脸重新埋进去,可怜兮兮的。
离京城还有二十几里路时,军队在一个村庄停下休整,温晏坐在马车上看夕阳,却遥遥地看见一个风筝。
做工很粗糙的风筝,在萧瑟冬天更是飞不起来。
做风筝的老妇人看见温晏目不转睛地看,便主动拿了另一只风筝过来,说给温晏玩玩。
“冬天放不起来吧。”温晏担心。
霍时修走过来,接过风筝,“现在风向正好,放得起来。”
他给了点钱给老妇人,老妇人不收,他便换成一小袋粮食,总归不贪百姓的便宜。
“哥哥,我很多年没看过人放风筝了,你去试一试,我想看。”
霍时修对他笑,应答道:“好。”
这是霍时修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温晏面前展示他的孩子气,他的少年模样,他不再是装纨绔的霍四公子,也不是战场上的霍将军,在此刻,他只是温晏的哥哥。
霍时修脱下厚重的披肩,一袭白衣地往高处跑去,纸鸢摇摇晃晃地飞上天,霍时修回头朝温晏挥手,他身后是夕阳。
温晏突然觉得,没什么值得遗憾的事了。
遇到霍时修之后他的人生,也许有缺,但必定无憾。
霍时修跑回来,把风筝线放到温晏手上,纸鸢还在天上,温晏攥着风筝线,不明所以,可霍时修紧紧握住他的手,他说:“晏晏,风筝线放你手里了,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了你不认识的样子,记得拉我回来。”
第46章
和霍时修想的差不多,霍家他是回不去了。
一路上他听到的全是京城百姓的议论,议论皇上会怎么处置他,议论霍家是否会因此分家。
太师府东南西北四个门都关得严严实实,只留一个小厮在外面候着,待霍时修从宫里领罚出来,携车马回到霍府,小厮迎上来,为难道:“四少爷,太师……太师他不准您继续住在霍府了。”
霍时修没有太意外,正准备调转方向去听雨阁,小厮连忙又说:“夫人帮您把原先戚老夫人住的那处府邸收拾干净了,她让您和小王爷住到那里去。”
戚老夫人是霍时修的外祖母,过世之后住处便一直空着。
“不用了。”霍时修说。
小厮立马补上霍夫人交代他的话:“夫人说,这是她的心意也是她的要求,既然您选择与霍家对着干,她阻拦不了您,也改变不了太师的想法,今后见面的机会少了,老夫人她只希望您和小王爷住在她亲自挑选的屋子里,照顾好自己,她也不至于太担心,母子一场,这是她唯一能为您做的。”
霍时修默然,将腰间的玉佩摘下,放到小厮手上,“你将此物送到夫人手里,替我传几句话。”
“您讲。”
霍时修沉声道:“儿子不孝,不能尽心侍奉在侧,还望母亲保重身体。”说罢便离开了。
千里的舟车劳顿,温晏已经累到下车的力气都没有,几乎是瘫着的,连搭把手都做不到,当儿一个人弄不了,还是霍时修钻进去将温晏抱了出来,一路抱进府中。
“哥哥,皇上降罪了吗?”
“算是降罪,其实没什么影响,”霍时修笑了笑,跨进门槛,“革了我礼部右侍郎的职。”
“还是将军?”
“是。”
“哥哥接下来想怎么做?”
当儿去主卧给温晏铺床,霍时修就将温晏暂时放在窗边的美人榻上,关于他的计划,霍时修原是不想说的,可他知道,他如果总是这样自以为是地隐瞒,最终他一定会失去温晏的信任。
“你还记得我出征前,我们在太师府的前院里听到的我二哥和他夫人李沅亭说的话?”
“记得。”
“他夫人说,太子快不行了,我又投靠了齐王,齐王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如果他们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来不及什么?”
“来不及把逸王殿下送上皇位,李沅亭是贵妃娘娘的亲弟,他自然不会向着太子,嫁进霍家不过是皇上平衡各方势力的手段,我爹他虽然权倾天下,但他没有谋逆之心,他不过是想辅佐太子顺利继承大统,然后继续当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罢了,一旦太子病逝,齐王是皇后所生,自然是皇位的最有力人选,他若是上位,霍家包括贵妃一族都不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