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的市井生活_作者:欲来迟(134)

  乔知舒内心五味陈杂,也诚恳地说道:“此事若你们能真的放下, 内心不再痛苦,那自然是最好。”

  接着, 吩咐茅尖拿了些银子送到贾家人手上。

  没了媳妇儿的贾儿子看着施善的二人,抬起胳膊以手背拭泪, “好好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如何能不痛苦?但痛苦又有什么办法?怨我蠢,闹得人尽皆知!害了我妻……”

  看样子, 这贾儿子这段时日没少被人戳脊梁骨, 没少被人骂是他害死了自己的媳妇。

  痛苦自责,还有悲愤不甘,让这个农家汉子哽咽难鸣。

  乔知舒冷静分析道:“你为人夫,妻子被人欺负, 是个男人都会捏起拳头,你蠢与不蠢,错与无错,自会有上天、有官府来评判。但大德庄的掌柜欺负了你妻子是事实,不能因为旁人认定了是你害死了自己的妻子,就由得那恶人逍遥自在。”

  茅尖也跟着说:“嘴长他们身上,他们只管说,可他们谁会为你妻子的清白讨回公道呢?”

  不能因为贾儿子老实鲁莽,就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他。贾儿子这样的人在大庆朝可太普遍了,虽上过几天私塾,稍微认得几个大字,但是终年面朝黄土背靠天,天生和生长环境的原因,使得他遇事不冷静,不能够全面的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这种人最容易吃亏,毕竟谁能下地府去问贾儿媳:你是觉得被欺辱了不想活了?还是因你丈夫去帮你讨公道,反倒让此事闹大而不想活了?

  酿成大错,失去妻子,他有责任,但他也有为妻子的清白讨个公道的权力。

  乔知舒那番话,让贾家人瞬间有了方向,更是让贾儿子直接跪向二老,看着乔知舒留下的银两,坚定地说:“爹,娘,儿还是决定要上京告御状!”

  他娘哭红了眼,“可官爷说了,这事就算告到大理寺,那掌柜没了命,你可能也要被流放啊!儿啊……”

  “就算被流放,就算是死在了他乡,下到地府,我也才有脸见她。”贾儿子自责,但是替妻子报仇的决心是不变的。

  就这样,贾儿子悄悄离开了富丰县,往盛京去告御状去了。

  等贾儿子都消失半个月了,江州大德庄总号才听到下面人来报分号的情况。

  当时石鑫正受邀在颐福楼喝庆祝酒,庆祝苏夷高中举人老爷,石鑫见下人有事要汇报,特意起身出了雅间,却不料隔墙有耳,还是让苏夷听见了。

  苏夷吓坏了,回去就和盛岩盛雪说了此事。

  “大德庄分号掌柜逼死农妇?”盛岩惊呼,更多的是好奇,“怎么回事?”

  苏夷:“我也是听石二东家跟下人对话得来的消息,当地县官认为是贾家儿子去闹事,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所以打了二十板子赶回家去了,那贾家儿子当是不服的,扬言要告御状,现在已经消失半个月了。”

  盛岩喊了声糟糕,“那这事儿告到御前,大德庄会不会出事儿啊?咱们会不会受到牵连啊?”

  盛雪低头扯了扯丝绢,她回忆了一番,一般告御状这样的大事一定是家喻户晓的,但是她上辈子到死都没有听说过三江村贾儿媳惨案,想来是肯定没告到御前的。

  她没好气的白了盛岩一眼,“凡事多思多想,御状是那么好告的吗?你以为圣上是想见就能见的吗?我笃定,那贾家儿子没闹到盛京去。”

  盛雪现在又对着盛岩冷嘲热讽,就是仗着她夫君苏夷今年秋闱考中举人了,而盛岩要巴结她夫君。

  果然盛岩没敢计较,还奉承了几句:“是,小妹从小说什么都准,说盛尧中秀才,他就中了;说我会中,我也中了;后来又说妹夫三次必中,还真三次必中!这回贾儿媳一案,应该也错不了!”

  盛雪看着苏夷,心花怒放,幻想着再三年,苏夷进京赶考,一举中进士,将她接到盛京过好日子……

  苏夷内心十分厌恶盛雪露出这般贪婪的痴态,挥了挥袖子,对二人说:“御状一事是我多虑了,我先回房温书了。”

  盛雪只要听到夫君要用功的话,从来都是赞成的,目送着苏夷文质彬彬的背影,开始幻想他穿着大学士官服的样子。

  盛岩却打断她,问道:“对了小妹,大姐夫可找着了?盛尧马上就回来了,这趟他可不少赚!”

  “当然,他一个赌鬼,除了东县还能窝哪?”盛雪没个好语气。

  “好!明儿我就去找吴少爷,你尽快安排人把他弄来府城。”

  盛雪撇了撇嘴,“用你教吗?我早就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