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的市井生活_作者:欲来迟(33)

  炙肉铺应当是新烤的,口感松软,外面刷了一层蜂蜜提味,回味甘甜绵长。

  盛岗一手勺,一手糕点,嘴里问个不停,“大哥,这是什嘛糕呀?好软哦。”

  乔知舒也好奇看过去,岗儿手中的糕点色泽晶亮,个头挺大像馒头,但是特别软乎,里面很多细孔。

  “是江州有名的龙游发糕,大米磨成粉,糯米发酵,糯而不粘,甜而不腻,好吃吗?”

  “嗯嗯!”盛岗点头如捣蒜,举着要对面的乔知舒咬一口。

  乔知舒尝了下,确实很软,“好吃。”

  盛岗开心了,张着嘴要吃乔知舒手里的肉铺,“小哥我也要吃你的,啊……”

  乔知舒半点儿没犹豫,给他咬了一口。就这个不嫌弃的小举动,盛岗能高兴一天。

  乔知舒吃完了一块肉铺,就一直在研究发糕,“米粉、糯米……还有点油……”

  盛尧吃完自己的,帮着他一起研究,“加了肥肉的,揉糖的时候揉化了所以吃不到肥肉块。”

  “啊?还想试着做出来给岗儿吃,要肥肉的话,婶婶肯定不让试……”

  小小的孩子把这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记得死死的,恨不得立刻做发糕。

  可这年头,肥肉可贵了,毕竟家家户户日日都要吃油。

  “过几日天气好了,我得亲自去外公家报喜,你与我同去,我小舅家肥肉多。”

  乔知舒听说肥肉多喜笑颜开,但一想到哥哥的外公,他又担忧起来,“哥哥的外公家,我、我去不太好吧?”

  “早晚得让外公知晓,所以你这几日躲我书房里,养精蓄锐,去了我外公家免不得要你勤快些。”

  乔知舒反正一切听哥哥的,哥哥觉得早晚要去,那就去。

  “报喜……哥哥考中啦!”乔知舒没敢问的问题,听盛尧自己说出来了,他惊喜不已,发自内心的为哥哥感到高兴!

  “等天晴了,县衙的人就要来派发门书了。好了,我去换身能下地的,你去找锄头在前院等我。”

  当朝秀才算是县太爷的门生,所以考中了秀才,县衙的人要来发门书。

  盛岗一听大哥小哥都要出门,嘟嘴,“岗儿不跟大哥好了!”

  乔知舒目光灼灼看着他的秀才哥哥,给盛岗顺顺毛,“岗儿乖,你再去陪奶奶睡一会儿,小哥去田里给你挖簸箕吃,下雨天可多了。”

  盛尧大笑。

  龙井村先辈识字不多,把荸荠念成了‘簸箕’音,世世代代传下来,荸荠在龙井村有了这个别称。

  所以要挖‘簸箕’的乔知舒把他哥哥逗笑了。

第16章

  盛尧头戴斗笠,身穿着墨蓝色的粗布短打,肩上扛着锄头。乔知舒两手空空,背着小背篓跟在他身后,一起出了盛家大院,要下地。

  近期大范围密集的降雨,农田出现了严重积水的情况,为了避免农作物被雨水泡发损毁,附近村民都冒着雨合力挖沟。

  有看见盛尧二人的,直接喊了一嗓子,“盛老大,你儿子回来了?娃儿考的如何?”

  “哎哟?不是去考秀才了吗?啥时候回来的?”

  盛绍元一听考秀才立刻直起身来,朝田埂看去,看见自己儿子后,脸上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来,他三两步奔上田埂去。

  “啥时候回来的?下了一早雨,没淋着吧?赶紧回去,让你小娘给煮碗姜汤驱驱寒。”

  龙井村民也纷纷扔了锄头,围着盛尧,“孩子,考中没有?我们村子好些年没出过秀才了,你要是考中了,晚上上我家来,我让你婶子给你烧顿腊肉吃!”

  一时间,人群纷纷向盛尧发出晚饭邀请。

  盛尧嘴上挂着浅浅的笑,一派温文儒雅,拱了拱手,“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同为龙井人,诸位又都是盛尧的长辈,该是晚辈孝敬长辈才是,待盛尧有所成,定当宴请。”

  乔知舒一双眼睛一直跟在哥哥身上,学着哥哥的大方和谈吐。

  盛尧这番话既不炫耀自身,也让龙井村民得到尊重,一个个也都不好意思再追问,回到田地里还摸着脑袋互相打听:“这意思,到底是中了还是没中?”

  就连盛绍元,也拽着儿子往田边去,低声小心翼翼地问:“儿啊,考咋样啊?”

  “叔,哥哥是秀才爷了,等不下雨了,门书就送来了!”乔知舒急死了,这么好的事情他都骄傲死了,哥哥还这样谦虚!

  田埂处,盛绍元的笑声如洪钟,浑厚有力,愉悦之情传递给农田劳作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