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冲喜_作者:一只大雁(181)

  这瓜子在他手中,简直有千金之中。

  “属下这些日令人去同先前劫道之人问话。”暗卫首领咯嘣磕开瓜子,“已从他们口中问出此事的大概情况来了。”

  延景明:“咯嘣。”

  暗卫首领:“那不是什么劫道贼匪,不过都是附近居住的山民农户,都是些普通百姓罢了。”

  温慎之微微蹙眉,道:“同我所料不差。”

  而这也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延景明:“咯嘣咯嘣。”

  “他们劫道的缘由,在数月之前。”暗卫首领道,“知州强行要每家每户都出一名寻药人,入仙山深处去寻药,未得药,不得亏。”

  延景明:“咯嘣咯嘣咯嘣。”

  温慎之挑眉:“胡闹!”

  延景明吓了一跳,急忙收起自己面前的瓜子皮,小心放轻自己嗑瓜子的声音,生怕引起温慎之的注意。

  “殿下觉得是胡闹,可知州并不觉如此。”暗卫首领低声道,“不愿出寻药人的,便全家没为丹奴,采不到药的,也要罚作丹奴,那知州豢养方士,想以此博得圣宠,好令他官运亨通,可此举对百姓而言,便是一条看不见头的死路。”

  此处群山延绵环绕,到山林深处,便是人烟罕至之地,山间豺狼虎豹,无所不有,寻常人入深山,不是迷路,只怕便要亡于兽口,莫要说采药,能回来几人,只怕都不好说。

  而若采不到药,被充作丹奴,那便更不用说今后会如何了,皇帝尚且因金丹而中毒,那丹奴要试的废丹之中保不齐是什么样的剧毒,丹奴之中,轻则身体每况愈下,重则神智癫狂者,毒发之人也不在少数。

  既然横竖逃不过一个死,那些人便想搏一把,为自己求一条生路。

  只不过他们其实并不知这一切灾祸因谁而起,只不过想知州是奉命国师,那既然国师来此,他们便要捉住这恶贼,好出这么一口恶气。

  可延景明听暗卫首领说知州自己豢养了方士,他不由便想起了今日师爷同知州小亭密探时提起的山间修道人,那时候他离得远,并未听清全貌,只听知州令师爷快些派人去寻那人来此,而今他便忍不住开口询问,道:“他养的方士,是不是就是山里修道的神仙啊?”

  温慎之微微一怔,讶然看他,问:“神仙?”

  延景明:“知州封的!”

  温慎之:“……”

  暗卫首领也跟着一怔,待明白了延景明所说的究竟是什么人后,方无奈苦笑,道:“太子妃,那应当不是神仙。”

  他早听说仙山之中有人居住,只不过并不是什么修道之人,也不是什么神仙,说来不过是个在山中闭关习武的江湖侠客,救过几个进山采药的寻药人,因他轻功好,救人飞檐走壁,又不怕山中的踩狼虎豹,那些被救的寻药人回来后便同家人说这奇事,时间一长,便传成了山中有得道仙人。

  暗卫首领同延景明解释此事,不想延景明对江湖人极有兴趣,听暗卫首领如此说,他恨不得立即就能见一见这个传说中能飞檐走壁的江湖侠客。

  既然那知州已经去找了,应当过不了几日,他应当就能在知州府中见到那个人了。

  暗卫首领却忍不住苦笑,道:“要是知州真找到了,只怕还会有更大的麻烦。”

  延景明一顿,反问:“麻烦?”

  暗卫首领:“您听说过为民除害吗?”

  延景明登时来了兴趣。

  “窝当然知道!”延景明激动说道,“光天化路,卵卵乾坤!”

  暗卫首领:“……”

  温慎之:“……”

  温慎之一手捂脸,道:“是我没教好。”

  暗卫首领叹气:“殿下,您已经很好了。”

  此事汇禀完毕,暗卫首领便起起身告辞,正打算离开此处,延景明却又叫住他,道:“窝有话想问右蟋蟀。”

  自秦卫征被温慎之紧禁足已过去了许多日,暗卫首领应当每日都有去寻秦卫征问话,可温慎之却再也不曾去见过秦卫征,延景明难免要觉得,那一日交谈之后,温慎之也许还在生闷气。

  他很想拉温慎之去见一见秦卫征,可尝试数次,温慎之都随口搪塞了过去,至今没有行动。

  正巧今日暗卫首领在此,又在同温慎之谈正事,延景明便飞快抓住了这个好机会,决定拉着暗卫首领和温慎之一道过去,打着讯问的旗号,逼迫温慎之和秦卫征见面。

  温慎之咳嗽一声,道:“孤还有事,你们去吧。”